《中国中医独特疗法大全》朱邦贤,夏翔,吕明方主编|(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国中医独特疗法大全》

【作 者】朱邦贤,夏翔,吕明方主编
【页 数】 1114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9.03
【ISBN号】978-7-5478-4314-7
【分 类】中医疗法-基本知识
【参考文献】 朱邦贤,夏翔,吕明方主编. 中国中医独特疗法大全.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03.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中国中医独特疗法大全》内容提要:

《中国中医独特疗法大全》是由已故国医大师裘沛然先生在世时组织编写、国内最早介绍集历代中医各种疗法之大成的,独具特色而又有确切疗效的一部专著。出版20多年以来,对中医独特疗法传承研究、发扬光大,尤其是在各级医疗机构开展医疗和健康服务上发挥了重大的引领性的作用。为了响应和进一步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结合近年来各种中医独特疗法在临床实践与研究的新进展,特约原编委会专家对本书进行修订出版。本书分针灸、推拿、外治、内服、饮食、气功、情志调治、房事调摄疗法8类;各种疗法据其属性类编,凡245种。书中所载各种疗法,有的简便实用,适用于某一病证;有的适用范围较广,可用于多种疾病的调治。全书所载疗法,融治病与保健一体,是从事中医疾病防治、自我保健和特色康复服务等工作案头必备之书,也是中医院校师生,以及中医爱好者欲寻难觅的重要参考书。

《中国中医独特疗法大全》内容试读

中国·中·侯·独·特·疗·法

第一篇

针灸疗法

3

概论

针灸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理论、刺灸技术、针灸作用机制和临床治疗为主要对象的一门临床学科。具有适应证广、疗效显著、应用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已经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使用的医疗技术方法之一

一、针灸学发展简史

针灸学从产生到成熟经历了漫长的时间

关于针刺疗法起源的传说可以追溯到我国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制度时期。如古籍记载伏羲氏“尝味百草而制九针”“黄帝咨访岐伯、伯高、少俞之徒…针道生焉”等,伏羲氏等都是远古时期传说中的代表人物。但是针刺疗法真正产生的时间应该是“砭石”应用以后一个漫长的时期,大约在新石器时代。“砭石”是针具的雏形或前身,它是远古时代人们在生活芳动等实践中经验积累的产物,从无意中发现石块按压或刺破体表可以治病,到对石块加工形成砭石而专用于治疗疾病,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当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出现了精制的石针:其后出现了骨针、陶针、竹针等,尤其是人类发明冶金术后,金属针具的出现,大大推动了刺法的发展。

灸法的起源可追潮到原始社会人类学会用火以后。人们在用火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了温热的治疗作用,通过长期的实践,形成了灸法。

在针法和灸法产生以后,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古代哲学思想及其他自然科学知识的参透,针灸学理论体系开始形成、发展和不断完善,大致上可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肇始时期

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个人临床实践对针灸的初步认识,人约在《黄帝内经》成书以前代表性医家有传说中的岐伯、伯高、少俞,春秋时期的名医医缓、医利和等。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中,有两种古代经脉的文献,即《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

十一脉灸经》。其中,对十一经脉的循行分布、病候及其灸法进行了论述。这是现存最早的针灸学文献,反映了经络系统理论认知的早期面貌

(二)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时期

从战国到秦汉时期,以《黄帝内经》成书为标志

《黄帝内经》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为主要内容,总体上阐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治方法和原则,为中医学确立了基本的理论体系。其中对经络的循行和病候、腧穴、针灸方法及适应证、禁忌证等,也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尤其是《灵枢》中有大量篇幅专门论述针灸学理论和临床治疗,故被称为“针经”,标志着针灸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

有关针灸器具一“九针”的记载,目前所见文献,首见于《黄帝内经》。九针的发明创造,不仅是我国古代针灸器具发展的极致,更是我国古代医家不断创新的智慧结品,为针灸临床治疗各种疾病,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时至今日,针具的发展和临床运用,还是难逾古代九针的范畴

“九针”是指镵针、圆针、提针、锋针、铍针、圆利针、毫针、长针、大针九种针具,其各不相同的形制,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其用不得,病不能移。这九种针具,在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经济发展水平下,就严格规定了每种针具的形制、规格和适应证,显示了针灸疗法在疾病治疗不断实践的过程中,针具的不断改进、完善与提高,并最终发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极高水平。《黄帝内经》对九针多有记载,倍加推崇。如《灵枢·九针论》:“九针者,天地之人数也,始于一而终于九。”《灵枢·官针》:“凡刺之要,官针最妙。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移。”《灵枢·外揣》:“夫九针者,小之则无内,大之则无外深不可为下,高不可为盖,恍惚无穷,流溢无极。”《素问·针解》:“九针上应天地四时阴阳,愿闻其方,令可传于后世以为常也。”对九针如此赞不绝口,不仅是九针的治疗范围大大超过了砭石,而且每种针具都有其独特的治疗专长。

大约成书于汉代的《黄帝八十一难经》,以阐明《黄帝内经》为要旨,其中关于奇经八脉和

原气的论述,补充了《黄帝内经》的不足;同时,还提出了八会穴,并用五行学说对五输穴的理

论和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已佚的《明堂孔穴针灸治要》应该是这一时期有关腧穴的专著。

华佗亦对针灸颇有研究,创立了“华佗夹脊穴”。东汉张仲景创立六经辨证,在《伤寒论》中也记

载了许多针灸处方,主张针药并用,辨证论治。这些学术成就,成为后世针灸学发展的基石

(三)针灸学术的大发展时期

魏晋时代的皇甫谧,在魏甘露间(256-260年)将《素间》《灵枢》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

三部著作的针灸内容合而为一,编撰《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共收录348个腧穴的名称,定位和刺灸法,并对各科病证的针灸治疗进行了归纳和论述,成为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是继《内经》之后针灸学的又一次总结,在针灸学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两晋和南北朝时期,随着针灸临床的不断深化,出现了许多临床医家和针灸专著。如晋代名医葛洪撰《肘后备急方》,收载针灸医方109条,其中99条为灸方,极大地推动了灸法的临床应用

隋唐时代,针灸学有了长足发展。初唐时期,针灸已成为专门学科,朝廷还设有“针师"“灸师”等专业称号。隋唐时期的甄权、孙思邈,都是精通中医各科的大医学家,在针灸学方面也有卓越的成就。甄权著有《针方》《针经钞》和《明堂人形图》(均佚)。唐政府在贞观年间(627-649年)组织甄权等人对《明堂图经》进行了校订,足见当时对针灸学的重视。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要方》)中广泛采集了前代针灸医家的经验及其个人体会,并绘制了“明堂三人图”,把人体正面、侧面及背面的十二经脉用五种颜色标出,奇经八脉用绿色标明,成为历史上最早的彩色经络腧穴图(已佚):他还创立了“阿是穴”和“指寸法”。另外,王焘的《外台秘要》(简称《外台》)、崔知悌的《骨蒸病灸方》收录了大量的灸治经验,可见在两晋和唐朝,灸法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唐代是国家针灸教育体系成立的开端,唐太医署负责医学教育,内设针灸专业,有“针博士一人,针助教一人,针师十人.针工二十人,针生二十人”,为针灸学的规范教育奠定了基础

唐代以后的宋金元时期,我国建立了更为完善的针灸机构和教育体系,设立针科、灸科,在教学上明确《素问》《难经》和《甲乙经》为必修科目

北宋著名针灸学家王惟一,在经穴考订和针灸教学用具方面做了开拓性的工作。当时针灸治病已经非常流行,但由于针灸古籍誊抄刊刻不易,脱简错讹颇多,往往会出现不应有的医疗差错或事故。据此,王惟一等多次上书,请求编绘规范的针灸图谱,铸造标有十二经循行路线及穴位的铜人模型,以规范经络腧穴各家之说

E惟一对354个明堂孔穴重新进行考订,于天圣四年(1026

年)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简称《铜人经》),雕印刻碑,由政府颁布。他又亲自设计了针灸铜人模型,从塑胚、制模以至铸造的全部过程,和工匠们一起攻克了技术难关,终于在1027年铸成了两具被后世称

为“天圣铜人“"的针灸模型(图1-1),供针灸教学和考试使用。天圣图1-1新铸北宋针灸铜人有3个基木特征:其一是“背面二器”,即铜人前后可拆分为两

铜人模型

片,刻有经络循行和腧穴孔洞:其二是五脏六附无一不具,拆分后可见到内置的脏腑:其三是中空,外封以黄蜡,可以注水(汞),披以衣裳,考试学医者时,针入水(汞)出,是为认穴准确《铜人经》和铜人的问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由政府颁布的经络腧穴文字与教学模具的国家标准,有力地推进了针灸学向规范化和标准化方向的发展

宋代印刷术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针灸学文献的积累和传播,针灸专著明显增多。南宋针灸学家闻人者年的《备急灸法》、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等,都是反映针灸临床经验总结的实用性专著。王氏在其著作中收集了许多民间的临床经验,他善于灸术和运用压痛点诊断和治疗疾病

金代何若愚创立的“子午流注针法”,提倡按时取穴法,对后世影响较大。马丹阳、窦汉卿都在临床喻穴应用方面有一定研究,如马丹阳善用“天星十二穴”,窦氏擅长应用“八脉交会穴”

元代的滑伯仁对经脉的循行及其相关的腧穴进行了考订,著《十四经发挥》,首次把任督二脉和十二经脉并称为“十四经”,为后世研究经络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另外,我国少数民族对针灸学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如蒙古族翰林学士忽泰必烈曾撰《金兰循经取穴图解》,虽然已佚,但从《十四经发挥》可窥其原貌

明代是针灸学发展史上较为活跃的时期,具体的表现在对前代针灸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出现了许多学术流派和争鸣,创立了丰富的针刺手法,对于没有归经的穴位进行归纳而形成“奇穴”,代表性的医家和著作有陈会的《神应经》、徐风的《针灸大全》,高武的《针灸聚英发挥》、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吴昆的《针方六集》,汪机的《针灸问对》、张介宾的《类经图翼》、李时珍的《奇经八脉考》等。《针灸大全》对针刺手法进行了收集和评述:《针灸问对》则对针灸学术问题设立了80多条问答,是一部学术争鸣的著作。《针灸大成》可谓是继《针灸甲乙经后,针灸学的第三次大总结。该书是杨继洲在家传的《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汇编历代诸家针灸学术观点、实践经验,是后世学习、研究针灸的重要参考文献

(四)针灸学术的衰退时期

清代针灸学开始走向衰退,当时医者多重药轻针,尤其是清代统治者竟以“针刺火灸,究非奉君所宜”"的荒诞理由,于1822年废除了太医院的针灸科。在这一阶段,针灸著作主要有吴谦的《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廖润鸿的《针灸集成》及李学川的《针灸逢源》,总体而言,创新较少。

鸦片战争失败以后,西学东渐,各地纷纷设立教会医院和西医院校,歧视和排斥中医学:

民国时期,竟有人提出废除中医的议案。然而,由于中医针灸疗法的经济、方便和具有良好的疗效,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因此,针灸依然在民间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以承澹盒等为

代表的一大批有识之士,创办针灸学社、学校,培养针灸人才,为保护和发扬针灸学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