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转思维》张俊著|(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逆转思维》
- 【作 者】张俊著
- 【页 数】 248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 2019
- 【ISBN号】978-7-5208-0768-5
- 【价 格】39.80
- 【分 类】思维方法-通俗读物
- 【参考文献】 张俊著. 逆转思维.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2019.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逆转思维》内容提要:
人是习惯的产物,习惯是思维的产物,时间长了,就会形成惯性思维,受此影响,做事就会不自觉遵循固有的套路,这就阻碍了某些问题的解决以及创新的发展。人们习惯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找答案。其实,对于一些较特殊的问题,从结论往回推,做逆向思考,反而更容易找到答案。本书从多个方面介绍了逆向思维是如何摆脱惯性思维,如何将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找到问题突破口的,从而帮助人们树立逆向思维意识,建立逆向思维模式。本书语言轻松易懂,案例生动,场景丰富,贴近现实,有很强的趣味性与可读性。
《逆转思维》内容试读
1
努力不是优势,让你变优秀的是思维
人的大脑是思考的吝啬鬼,如果有一套现成的做事模式,那么大脑会选择直接执行,而很少会进行深入的思考。如此,看似节省了脑力,却经常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如果能够逆转
思维,从固有的思维模式中跳出来,不但会创造更多的“可能”,也往往会打开成功之门。
逆转思维
顺着来不行,就倒过来试试
经验告诉我们:固化的定向思维、传统思维和惯性思维,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是科学、正确、高效的思考方式。在有些特殊情况下,顺向走不通,就倒过来试试,从问题的对立面思考,没准儿能独辟蹊径,突破瓶颈。这也是逆向思维的精妙之所在。
那逆向思维是一种怎样的思维呢?
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当所有人都朝着一个固定的思维方向思考问题时,而你却独自朝相反的方向思索,这样的思维方式就叫逆向思维。
心理学中有一个经典的实验已经证明,大多数人倾向于从正面思考问题,而忽略了反面入手可能会使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让我们看看这个实验是如何进行的。
先给被试者看四张卡片,卡片如下:
2
b
a
正面
字母
字母
数字
数字
背面
002
①努力不是优势,让你变优秀的是思维
被测试者只可以看卡片的正面,之后告诉他:“偶数后面是原音字母。”让他们思考这句话是否正确。他们可以翻开四张卡片中的任意一张或几张,当然,翻看的卡片数要尽量少。
在测试中,大部分人会翻开第二张卡片和第四张卡片。其实,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正确的做法是:翻看第二张和第三张。但是,很少有人会这么做。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大多数人都习惯正向思考问题,忽略了问题的反面。翻看第三张卡片就是从反面思考。
像古希腊的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三国时期的曹冲称象,都是跳出常规思维束缚,运用逆向思维的结果。孙膑通过添兵减灶,造成一种撤兵的假象,从而迷惑了庞涓。诸葛亮却用相反的方法一减兵增灶,摆出一副大兵压境的态势,从而骗过了司马懿,真可谓是“思维无定势”。
小刘曾加入一个程序员QQ群。平时,他很少在群里说话。一次,
有人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从一千米高空往下倒一桶水,会不会把下面的人砸死?一时间,群里热闹起来,有人说要根据重力、质量、阻力设计个模型,有人说要编个程序计算一下…小刘轻轻地打了
一行字上去:“你们没有淋过雨吗?”
顿时,群里的人都不说话了。过了一会儿,小刘被管理员踢出了群。
换个角度思考,一些所谓的问题,其实根本算不上问题。虽然知识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种思考方式,但是能让我们快速解决问题的,却往往是经验。当然,经验往往受困于思维方式。同样一件事,善于从正反两个方向考虑问题的人,所得的经验往往更为丰富。
003
逆转思维
很多人在从事带有创意的工作,如文案、图文设计、营销策划等。让他们最头疼的不是工作本身有多累,而是找不到灵感。有时候,拍肿了脑门也想不出好的方案;有时候,吃着烧烤,撸着羊肉串,灵感就来了。为什么?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逆向思维。
1972年12月23日,尼加拉瓜共和国首都马那瓜发生了大地震,整座城市瞬间变成一片废墟。让人感到惊奇的是,在一片瓦砾中,唯独18层的美洲银行大厦安然屹立,而大厦正前方的街道却出现了
一条明显的裂痕。
这座大厦的设计者正是著名工程结构专家美籍华人林同炎。他在设计美洲银行大厦时,想过各种方法来提高建筑的抗震强度,但是无论如何都无法解决建筑材料在强大外力下不变形、不开裂的问题。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突然想到:既然正面不能彻底解决防震问题,为什么不倒过来想想呢?
于是,经过精心的测算,他决定采取框筒结构。这种结构和
一般的结构不同,具有刚柔相济的特点:在正常受力的情况下,建筑物具有足够的抗压力;如果受到突如其来的强大外力时,房屋内部结构中某些次要构件会开裂,这样,可以瞬间减轻房屋承受的压力,进而保护主体结构的完整。
这种以房屋次要构件开裂的代价来换取避免建筑物倒塌的设计思想,完全突破了常规的思维框架,以及以刚对刚的正向思维模式,从而创造了建筑史上的奇迹。
与正向思维最大的不同,逆向思维是挑战常规,甚至提出违背常规的观念。许多时候,我们都会受困于一些常识,专家说什么,
004
①努力不是优势,让你变优秀的是思维
我们就信什么,权威怎么讲,我们就怎么做。如果有人质疑,我们也会理直气壮地怼回去:“你以为你是专家啊?!”
有个老年人,30年前他就听专家说:“吃素是一种养身之道,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一定要少荤多素。”他深信不疑。30年来,他完全戒荤,饮食清淡。有一次,他不小心摔了一跤,结果骨折了。医生检查后说:“可别再只吃清淡的了,骨头都像泡沫了。”医生详细解释了原因。但是,老人很难接受这位医生的观点。
古语云:“尽信书,不如无书。”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任何问题,都要学会从正反两个方面来思考,如果顺向行不通,就倒过来试试。有些常识,嘴上是可以证明的,但是却没办法付诸实践;有些常识也是事实,是板上钉钉的,不能靠感觉去猜;有些常识过去是“正确”“可行”的,但随着人们的认识或技术的进步,现在是错误的,或是行不通的。
所以,应用逆向思维,也要因人因事因情而异,不能钻牛角尖儿:牛吃草为什么不瘦呢?狼吃肉却不胖呢?熬夜对身体不好,为什么不让猫头鹰熬夜,反倒是一种精神折磨呢?答案只能是:逆向思维不是反事实,不能指鹿为马,它是一种灵活的思维方法,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有效发挥它的作用,否则就容易步人思维的死胡同。
005
逆转思维
身体的勤奋弥补不了思维的懒散
一个人犯错误,或者失败都不可怕,可怕的是,他对待错误和失败的态度。生活中,为什么有些人能举一反三,而有些人却一再犯同一个错误?其中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思维懒惰。如果寄希望于用肢体的勤奋来弥补或掩盖思维的懒散,只能产生一个结果:低效率的勤奋。
许多人一事无成,活得很平庸,就是因为大脑懒。事业有成的人,没有一个是不勤奋的。这里的“勤奋”有两种:一种是身体上的勤奋,另一种是思维上的勤奋。身体上的勤奋很容易看出来,而思维上的勤奋,很少会被觉察到。
今天,给我们生活带来便捷的冰箱、空调、洗衣机等,都归功于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一迈克尔·法拉第。有一次,法拉第做即兴演讲,为观众演示电磁感应现象。刚开始,人们还不了解这一现象,其中有一位妇女产生了这样的疑问:“这个东西有什么用?”法拉第这样回答:“夫人,一个新生的婴儿有什么用呢?”
其实,生活中的许多人都与这位妇女一样,虽然他们很努力、很勤奋,但是对新问题、新事物有一种天然的抵触,且不愿意改变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有一个年轻人,一时心血来潮,买了很多书回来。但是,他用大把的时间游玩、社交,却很少抽时间读书。对
006
···试读结束···
作者:资源君
链接:https://www.xuexizoo.com/article/1759808063168069895.html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如有侵权,请发邮件联系管理员进行处理,邮箱地址:12167148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