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札记事件篇pdf在线阅读免费版|百度网盘下载
编者语:民国几大事件解读
按原貌写史,从时代看历史的统一。按原样写历史,就是严格从事实出发;以新的历史高度书写过去的历史,并不是随意改写历史的本来面目。相反,他们对历史的本来面目和历史发展的真实脉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国家历史大事记pdf图片预览
简介
从党的立场写历史和从科学的角度写历史的统一。党的立场与尊重历史事实、追求历史真理的科学立场基本一致。
按原貌书写历史,站在时代高度看历史的统一。按原样写历史,就是严格从事实出发;从新的历史高度书写过去的历史,不是随意改写历史的本来面貌,而是要对历史的本来面貌和历史发展的实际脉络有更清晰的认识。
书中刘少奇“积极战功”的来龙去脉; 1950 年代关于工会工作政策的辩论;高岗、饶书石事件的真相; 1958年的反教条主义和1959年的庐山会议; “大跃进” 1960年代中国的运动和政治走向; 1960年代个人崇拜的鼻祖; “文革”无法避免的原因等等,都被一一解读了。
从新的历史高度书写过去的历史,不是随意改写历史的原貌,而是要对历史的原貌和历史发展的实际脉络有更清晰的认识。
承认新民主主义社会中资本主义的本质是“有助于社会主义”、“有利于社会主义发展”,无疑是对资本主义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历史成就的肯定。这是不言而喻的。的。刘少奇的“剥削有功”,就穿透了这层窗纸。
历史证明,林彪确实是1960年代中国个人崇拜中的第一倡导者。但历史也表明,林彪并不是第一个拿起高音喇叭的。
作者介绍
林云辉,1932年12月出生,江苏省丹阳市人。 1992年退休前,曾任国防大学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共产党党史和中国当代史的教学和研究。
主要著作有:《创业与创业》(《20世纪中国全史》,第7卷,专着); 《国建助剂》(《刘少奇之路》,第3卷,专着); 《共和国年轮——1953年》(专着):《胜利时期》(合着);《人民公社狂想曲》(合着);《中国40年发展战略的演进》 (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春秋》(合着)》(主编); 《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第1-21卷(主编)。
目录
写在前面
刘少奇“天津讲话”引发的动荡
“不四面八方”是战略方针
重读中共山西省委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报告
惊动毛泽东的“黄一风事件”
李立三为什么要戴三顶“帽子”
论“巩固民主新秩序”的对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接班人
《批刘少奇》财经会议
“斗刘”组织工作会议
高岗被定为“反党”的原因
东北局“五虎将”冤案的始末
毛泽东缺席中共七届四中全会澄清疑虑
杨帆冤案诱因分析
中共八大与“以苏为镜”
中共八大不写毛泽东思想的原由
苏共二十大评估与中国自己的道路
1950年代中国开始探索道路的矛盾及其逆转的教训
反右斗争党的“战场”一角
赖若愚为何重蹈李立三的覆辙
1958年反教条军事委员会扩大会议
朱可夫事件与彭德怀罢免庐山
震惊全国的“信阳事件”
1960年代中国造神运动的起源
对苏联模式的不同认识与中苏关系的恶化
1960年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之争
大跃进与1960年代中国的政治走向
彭德怀前后去西南三线
1962年修订再版《论共产党员的培养》及其在“文革”中的命运
《论党》与刘少奇晚年的悲剧
陈云谈“文革”无法避免的原因
解读:毛泽东不喜欢“四大”
见证中国农村改革分两期走向——杜润生毛泽东邓小平
从“分歧”到达成共识的诀窍——邓小平处理党内异见的政策
1992年邓小平南巡与苏联剧变
附录:历史资料的识别和使用
记龚宇治建国后党史写作指导——悼念龚宇治先生
看完国史笔记的事件
这本书比较客观。当年,刘少奇提出“功勋论”,拥护家庭所有制生产,敢于承认大跃进的错误,坚定地走新民主主义路线。再一次印证了中国几千年来君臣之间永恒不变的铁律——不二君共治。当年的错误选择所造成的灾难不仅仅是战争,而信阳事件的惨状,简直恐怖至极。真实的历史往往隐藏在斗篷后面,读后最强烈的感觉是,任何在短时间内改变意识形态范畴的企图都必然导致悲剧。
这本书几天前买的,睡前读了一遍。我已经阅读了数百页。这本书叫事件篇,估计以后还会有续集。林云辉是国史大师。他与治国史前辈王念,在中国史学界代表了一种良好的历史传统。它比掌握意识形态的国史论文更可信,比49年后一些用西方剪刀剪史料的菜鸟的作品更可靠。
本书汇集了林书豪的考证和对国家历史上重大事件的记述,包括对高层权力斗争的诸多考证。权力是政治的主题,但我们的官方国史作品总是避开这个主题,而把重点放在政治上。简单来说就是意识形态的变化,在我看来,除了党内的政治斗争,是不可能把握1949-1976年中国政治发展的线索的。
这几天主要看了一组关于建国初期毛、刘的分歧的文章,包括从理论上讲新民主秩序的建立,如何看待剥削,如何看待合作过程中的纠纷等,高刚如何利用毛刘分歧四处走动谋取利益等。高饶案。高饶事件牵扯很大。看来大陆唯一能买到的专着就是《死亡联盟》了。本书中的几篇文章的布局足以构成一本书的重点。材料方面,本书采用了高岗“五虎将”成员张明远、张秀山的回忆录。还使用了大量未发表的手稿,还使用了他和沈志华对高刚书记的采访记录。这些资料非常珍贵,总体上证明,高岗事件和后来的决议中所写的许多指控实际上是不真实的,他的许多活动是受毛泽东的启发,或暗示或默许的。看了这些文章,我可以理解:1949年前后,毛泽东开始改变以刘为继任者的想法,在一系列问题上与刘发生了分歧。高罡敏锐地察觉到这一变化,开始利用毛泽东整编中央组织和五匹马来到北京开展活动,策划了所谓的会议,批评刘某射杀刘、打败刘。不过,高刚的做法虽然隐含着毛的用意,但从党的组织原则上看,就有些过分了,更何况当时毛的权威还没有达到十年后的巅峰。更重要的是,我认为1949年以后,党内的分歧还不是很清楚。这一切都让毛无法也不愿公开支持高刚,再加上邓臣林等中央军地官员都不支持,邓陈也将高背叛给了毛。相反,刘在该听话谦虚的时候检查了检查。最终,高某成为这场政治斗争的失败者。经过。至于饶书师,看来基本是被拉进来陪了。当然,这也可能会受到质疑。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能看到一些高层对刘二人的不满和不满。
但是,我认为林的工作似乎有进一步研究这个问题的空间。也就是说,上述讨论基本上是基于高刚的立场和观点。但是,作为另外两位主要当事人刘茂视角的叙述是不够的。毛六似乎是被动地回应自己。尤其是对刘贤维权的努力研究显然不足,或许是因为材料不足,也可能是因为刘宪的高高在上,态度恶劣。偏见或其他原因。总之,还有发展空间。
作者:资源君
链接:https://www.xuexizoo.com/article/1759808063168069895.html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如有侵权,请发邮件联系管理员进行处理,邮箱地址:12167148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