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详解版(pdf+epub电子书下载)|百度网盘下载

作者:(明)袁了凡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了凡四训:详解版试读:

前言

《了凡四训》的作者袁了凡于明朝嘉靖十二年(1533年)出生在嘉善县魏塘镇,年轻时聪颖敏悟,卓有异才,为万历初嘉兴府三名家之一。万历十四年(1586年)中进士,万历十六年(1588年)授宝坻知县,颇有政绩,被誉为“宝坻自金代建县800多年来最受人称道的好县令”。万历二十年(1592年),倭寇进犯朝鲜,升任兵部职方司主事,不久调任援朝军营赞划,谋划平壤大捷,一举扭转战局。后罢归乡里,著书立说,担任《嘉善县志》主笔,1606年夏去世,享年74岁。天启元年(1621年)追叙袁了凡东征之功,赠尚宝司少卿。清乾隆二年(1737年)入祀魏塘书院“六贤祠”。

了凡先生家里并不富有,可是却非常喜欢布施,家居生活俭朴,每天诵经持咒,参禅打坐,修习止观。不管公私事务再忙,早晚定课从不间断。在这当中,了凡先生写下四篇短文,当时命名为《戒子文》,用来训诫他儿子袁天启,就是后来广行于世的《了凡四训》这本书。

在《了凡四训》里,袁了凡以其毕生的学问与修养,融通儒道佛三家思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结合大量真实生动的事例,告诫世人不要被“命”字束缚手脚,要自强不息,改造命运。他在早期验证了命数的准确性,后来进一步通晓了命数的由来,知道人们可以掌握自己的未来,改造自己的命运——光是知命安命是消极的、无益的,而自强不息改造命运的“立命之学”则是积极的和有益的。《了凡四训》虽然文章篇幅短小,但是寓理内涵深刻,兼融儒释道三家思想和真善美中华文化,所以数百年历久不衰,为各界人士欣然传诵,被誉为“东方第一励志奇书”,尤其被佛教界称赞为积德行善、改造命运的典范而广为印行,流传足有几千万册。曾国藩对《了凡四训》最为推崇,读后改号涤生,“涤者,取涤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取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也。’”并将其列为子侄必读的第一本人生智慧之书。时至今日,《了凡四训》仍然是脍炙人口、滋育身心的杰作。香港中华道德学会赞美袁了凡以“改造命运的精神,创造自己的幸福,以及社会、国家,乃至全人类的光明前途”,称此书是创造幸福的宝典。袁了凡及其《了凡四训》对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改造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宗教界,在日、韩、美、澳以及东南亚等地,袁了凡享有极高的声誉,目前有几十个专门的研究机构。

作为一本劝善书,《了凡四训》在民间被广泛传阅。考虑到此书流通的广泛性,我们在评注此书时,为了便于大家的理解,本书分为原文、注释、译文、解读四部分,并且彼此照应,语言力求做到通俗易懂。段落的划分,我们遵循既要便于解读又要照顾文意叙述完整的原则,突出文章的层次感。本书的注释和解读力求详尽,并做到有根有据。因为原文涉及到很多传统文化名词概念,不易于读者的阅读和理解,所以我们在解读的过程中,尽量将相关的背景知识作一简明扼要的介绍,同时尽量照顾到文章的原意,对原文予以评点和阐发,并结合历史典故,相互印证推演,这样可以加深理解,同时也能增加阅读的趣味性。第一篇立命之学了凡先生弃举业学医【原文】①②

余童年丧父,老母命弃举业学医,谓可以养生,可以济人③④⑤,且习一艺以成名,尔父夙心也。【注释】

①举业:指应科举考试,明清时专指八股文,这里指学业。

②养生:养活生命,这里意为养活家人。

③济人:救济别人。

④艺:技艺,技能。

⑤夙心:这里意为早年的心愿。夙:早,素有的,旧有的。【译文】

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让我放弃学业学习医术。她说,学医不仅可以养活自己和家人,还可以救济别人。医术学得精湛,还可以凭借一身高超的医术成为名医,这是你父亲早年的心愿。【解读】

袁了凡是明朝重要的思想家,本名袁黄,字庆远,又字坤仪、仪甫,号学海,后改号为了凡,后人便以“了凡”来称呼他。

每个人在小的时候都有梦想,了凡先生也是一样的,他的梦想就是读书、参加科举考试、求取功名、走上仕途。但是,现实是残酷的,了凡先生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父亲的去世,让了凡的生活发生了改变。

了凡先生的父亲去世之后,他只能和母亲相依为命,这样他们的生活就没有了保障。因此,母亲命令了凡放弃参加科举考试的梦想,改行去学医。在了凡先生的母亲看来,让了凡先生去学医有三个好处:

第一,养生。这里所说的养生和我们现在所说的养生很不一样。我们现在所说的养生,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主要作用其实是保健。而在本文中,了凡先生的母亲所说的养生其实是指养家糊口。这一点很好理解,无论在什么时候,吃饭都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了凡先生的父亲去世之后,他们家的生活陷入了困境。作为家里唯一的男人,了凡先生自然要负担起赚钱养家的责任,而学医恰恰是一个能够赚钱的好方法。

相对学医而言,去参加科举考试不仅不能赚钱,反而要往里面搭钱。读书不会有任何收入,而且读书用的笔墨纸砚要花钱,进京或去外地考试的路费、食宿费也要花钱,这些花费对于生活已经陷入困境的了凡先生的家可谓是雪上加霜。为了能够继续生活下去,为了养家糊口,了凡先生的母亲不得不命令他放弃科举去学医。

第二,济人。济人,就是帮助别人。人的一生中,都难免遇到伤病。一个人有了伤病,最需要的就是医生的帮助。“悬壶济世”就是这个道理,把别人的伤病治好,还病人一个健康的身体,这就是医生济世的途径。

或许有人会说,考中科举当上朝廷的官员之后不是一样可以帮助别人吗?没错,当官之后确实可以帮助别人,而且能够帮助的人比医生能帮助的要多。古人云:“不为良相,必为良医”,意思就是说如果做不了宰相,就去做医生。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医生和宰相都是救人的,医生在医院,宰相在政府部门,都是为了“济人”。

但是,想要考中科举走入仕途,比学医成为一名医生要难很多。明朝的科举制度层次结构森严,选拔制度非常严格。读书人要经过多年的刻苦读书,通过层层筛选,从平民到童生,从童生到举人,再考取进士,最终高中状元,获得入仕资格。但成功者可谓万里挑一,无数读书人为之耗尽一生心血,皓首穷经也难圆其仕进之梦。相比较而言,学医是养家糊口最有效的途径。

第三,学医是了凡父亲的夙心。也就是说,让了凡先生学医是他父亲的愿望。了凡先生的父亲其实就是一名医生,他自然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子承父业,将自己的家学医术传扬下去。现在了凡先生的父亲去世了,那么他的愿望就成为了遗愿。作为儿子去完成父亲的遗愿,那是再好不过的。如果了凡能够成为名医,可以救治更多的人,他就会声名远扬。天下传,人人夸,自然就是光宗耀祖了。

了凡先生听从母亲的安排,打算去学医。一方面是因为母亲说得很有道理,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了凡的孝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分为三个方面: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意思是:要照顾父母的身体,顺从父母的心愿,完成父母的志向。了凡的母亲让他去学医,说这是他父亲的心愿,了凡先生答应并且去做,这便是做到了孝顺三个方面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能够养父母之志,便可称为大孝之人。百善孝为先,了凡先生的孝顺和善良,也为他后来的奇遇埋下了伏笔。慈云寺中缘结命中贵人【原文】①②

后余在慈云寺,遇一老者,修髯伟貌,飘飘若仙,余敬礼之。

语余曰:“子仕路中人也,明年即进学,何不读书?”余告以故,③并叩老者姓氏里居。曰:“吾姓孔,云南人也。得邵子《皇极数》⑤④正传,数该传汝。”余引之归,告母。母曰:“善待之。”试其数,纤悉皆验。【注释】

①慈云寺:初建于南宋咸淳年间,原名广济寺,明朝天顺年间改为慈云寺。寺,一般指佛教出家人居住的地方。在古代,寺也可指古代官署名,例如太常寺,是古代掌管宗庙礼仪的官署。

②髯:两侧面颊腮部的胡子,也泛指胡子。

③邵子:即邵雍,字尧夫,谥号康节,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位著名的易学家。

④《皇极数》:指的是邵雍著的《皇极经世书》,这本书收在《四库全书》中,主要是以八卦之数推算人的祸福吉凶。

⑤汝:你。【译文】

有一次我去慈云寺,遇到了一位老者,这位老者满腮长须,身材雄伟,看起来飘然若仙,我很恭敬地向他行礼。

老人对我说:“你是官场中人,明年参加考试后就能考中秀才,如今怎么还不去读书呢?”我便把自己不去读书的缘故告诉他,并且询问老人的姓氏、籍贯和住所。老人说:“我姓孔,是云南人,早年有幸得到宋朝邵康节先生《皇极数》的真传,如今按照注定的命数,我应该把《皇极数》的精华传授给你。”我带这位老人到回到家,并将发生的情形告诉母亲。母亲说:“你要好好招待他。”试探孔先生的数术,即便是推算很小的事情,都很灵验。【解读】

了凡放弃了参加科举的念头,转而学医。对于任何人来讲,如果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心里都是难以接受的。了凡也一样,虽然决定了学医,心里却还是对科举念念不忘。就在这个时候,了凡生命中的贵人出现了,一次去慈云寺,了凡遇到了自己的贵人。

了凡遇到的是一位老者,“修髯伟貌,飘飘若仙”,这样的相貌也引起了了凡注意。古人认为,大凡是伟人或者是奇异有才的人,长相都是异于常人的。比如《史记》中对孔子的描述:“长九尺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史记》成书于西汉,按照西汉的算法,一尺等于二十三厘米多,那么孔子的身高就有两米二以上了,对于平常人来说,这当然是相当奇异的。同时,孔子的相貌长得也很奇特,《史记》上记载的是“生而首上圩顶”。所谓的圩顶,说简单的一点就是中间低而四周高,这相当怪异。另外,古代在形容一个人仪表不俗的时候,常常会配上一把长长的胡须。古代是以长须为美的,比如千古武圣、义薄云天的关二爷,就长了“美须髯”,诸葛亮更是直接称呼他为美髯公。由此可见,这位老者给了凡的第一印象就是仪态不凡,令人尊敬。了凡先生见到这位老者之后,连忙“敬礼之”,在他毕恭毕敬地行完礼之后,老者说了一番让他震惊的话。

老人家说的第一句话是这样的:“子仕路中人也,明年即进学,何不读书?”意思就是:“你命中注定是官场中人,仕途比较发达,官运也很亨通,如果参加考试的话,明年就能考取秀才,你有这样的官运,为什么不去读书考科举呢?”从了凡先生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和那个老者在当时是不认识的,但老者却一下子就能看出了凡没有准备参加科举。另外,老者居然还说了凡如果参加科举,第二年就能考中科举并且官运旺盛。

了凡心里本就没有彻底放下参加科举的念头,现在听了老者的话,自然也是非常惊喜。他详细地把母亲命令自己放弃科举转而学医的事情告诉了老者,并询问老者来历。经过一番询问,了凡得知这个老者姓孔,是云南人。孔老先生说自己得到了宋朝邵雍先生《皇极数》的真传,通过对《皇极数》的研究发现,这个《皇极数》注定要传授给了凡先生,因此才有了他们的这次相遇。

那么,邵雍是什么人呢?《皇极数》又是一本什么书呢?孔老先生在这里和了凡先生谈话中所提到的邵雍是北宋哲学家、易学家,后人称他为百源先生,有内圣外王的美誉。邵雍根据《易经》关于八卦形成的解释,融合道教思想,虚构出宇宙构造图式和学说体系,建立了他的象数之学,也叫先天学。邵雍是宋朝非常有名的占卜术士,占卜之术十分准确。他在继承传统《易经》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改进与创造,发明出了“梅花易数”的占卜方法,曾留下了“二鹊闹梅”、“马踏牡丹”等占卜佳话。而孔老先生提到的《皇极数》,正是邵雍著作的《皇极经世书》,它的内容是依照《易经》的理论来推算命运。《皇极数》所推算命运的范围非常广泛,上至朝代的兴亡,下至个人的吉凶,都可以从数理上推算出来,是一种精妙高深的学问。

对于孔老先生说的要把《皇极数》传授给自己这件事,了凡并不敢擅自做主,他把孔老先生带回家去见自己的母亲,询问母亲的意思。当然,也许了凡把孔老先生带回家并不仅仅是为了请教母亲能否学习《皇极数》,更深一层的原因可能是了凡被孔老先生所说的话打动了,他内心深处参加科举的梦想也重被唤醒了。前文讲到,了凡转而去学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害怕长时间参加科举却考不上,耽误了赚钱养家。但是现在,孔老先生说他第二年就能考中,那么这个担忧就没有了。就这样,了凡把孔老先生带回了家里,希望能够找个机会说服自己的母亲。

了凡把慈云寺中的事情告诉母亲之后,母亲半信半疑。因为很多江湖术士,都能够察言观色,猜测出一个人的心理,进而说出一些故弄玄虚的话。为了证实孔老先生预言的准确性,了凡的母亲亲自验证孔老先生算得究竟准不准。结果,大大小小的事情,孔老先生全都能算对,没有一丝一毫的错谬。这就说明孔老先生之前对了凡说的话也都是可信的,了凡的仕途确实能够一帆风顺,读书去参加科举才是他真正的命运。既然如此,了凡的母亲也不再强迫他去学医了。

虽然在之后,孔老先生的预言也给了凡带来了巨大的烦恼,让他陷入迷惘。但不可否认,孔老先生的出现,使了凡不必再去学习自己不喜欢的医术,可以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了,因此,他算得上是了凡命中的贵人。高人推算皆灵验【原文】

余遂启读书之念,谋之表兄沈称,言:“郁海谷先生,在沈友夫①②③家开馆,我送汝寄学甚便。”余遂礼郁为师。④⑤⑥

孔为余起数:县考童生,当十四名;府考七十一名,提学考第九名。明年赴考,三处名数皆合。【注释】

①开馆:开设学馆,教授生徒。

②寄学:古代指在州县官学就学的外地士人。在明朝,凡是习举业的读书人,通过捐纳或经提学考试核准,取得同秀才相同的待遇,也称为“寄学”。

③礼:行礼,表示尊敬的态度和行为。

④童生:明清的科举制度,凡是习举业的读书人,不管年龄大小,未考取秀才之前,都称为童生或儒童。

⑤府考:府考是中国古代明、清两朝科举考试程序中,“童试”的其中一关。通过县试后的考生有资格参加府考。府考在管辖本县的府进行,由知府主持。

⑥提学:提学是“提督学政”的简称,是古代专门负责文化教育的高级地方行政官。【译文】

我听了孔先生的话,就动了读书的念头,于是和表哥沈称商量。表哥对我说:“我的好朋友郁海谷先生在沈友夫家里开设了学馆,教授学生功课,我送你去他那里读书,非常方便。”于是我便拜了郁海谷先生为老师。

孔先生为我推算命数。他告诉我,在参加县考,考取童生时,我会考第十四名;参加府考,会考第七十一名;参加考取提学的考试中,会考第九名。到了第二年,我去应考,这三处的成绩果然跟孔先生推算的一模一样。【解读】

在看到孔老先生能把所有的事情都推算得丝毫不差之后,了凡先生的母亲自然无法制止了凡先生参加科举考试了。想要去参加科举考试,那么就必须要先去上学,真正学习考试能用到的东西,于是了凡先生就去找了他自己的表兄商量自己上学的事情。

既然是上学那当然是要去学校的,古代的学校不叫学校,而是叫作私塾。在我国古代私塾有很多种:有塾师自己办的教馆、学馆、村校;有地主、商人设立的私塾;还有用祠堂、庙宇的地租收入或私人捐款兴办的义塾。私塾产生于春秋时期,作为私学的一种,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除秦朝曾短暂停废外,两千余年延绵不衰。私塾作为私人办的学校,教学内容丰富,以儒家思想为中心,是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私塾教授的东西对参加科举考试的帮助非常大,了凡先生找他的表哥商量的就是怎么进学校的事情。

了凡先生的表哥在接到了凡先生的请求后,准备让了凡到沈友夫家里的学馆读书。沈家的教书先生是了凡先生的表哥的好朋友郁海谷先生,因此愿意接收了凡。就这样,了凡先生成功地走进了学堂,拜了郁海谷先生为师。

当初,孔老先生预测了凡先生参加科举考试能取得什么样子的名次,但了凡先生也不是全信,他只是把孔老先生的预测当成一个重新追逐梦想的借口或者说是说服自己母亲让自己重新参加科举考试的理由。在他的心里面,肯定还是认为科举考试究竟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绩还是需要自己的努力。

虽说不全信,但孔老先生的预测还是在了凡先生的心里面留下了印象。第二年考试的成绩出来之后,了凡先生就惊呆了。为什么?因为了凡先生考试考出来的成绩和结果与孔老先生当初的预测是一模一样的,丝毫不差。

孔老先生能够推算未来,丝毫不差,确实令人惊讶。其实,翻阅古典,我们就会发现,类似这种算命精准的例子有很多。比如中国古代第一女神相——许负,她为周亚夫和邓通看相就看得十分精准。

许负本来是一个很普通的妇人,因为会给人看相而著名,汉高祖封她为雌亭侯。根据《怀庆府志》记载,许负还著有《德器歌》、《五官杂论》、《听声相行》等书。后来因为看相救了汉文帝母子,被汉文帝认为义母。许负在归隐之前,汉文帝特意把她接入宫中,为当时身为汉文帝宠臣的周亚夫和邓通看相。当时的周亚夫身为河内使,邓通为黄头郎,两人都颇受汉文帝看重,汉文帝想要提拔他们,但又拿不定主意,所以想请许负给他们看过相以后再做决定。许负说他们虽然是富贵之人,但两人最终的结局很相似。周亚夫和邓通便要求许负告知他们的具体命运如何。许负对周亚夫说:“将军三年后定然被封侯,封侯之后再过八年,定为将相,持国柄,贵重一时,人臣中再无胜过将军者。不过,为相后再过九年会饿死。”周亚夫听完后并不相信,认为许负在开玩笑。他说自己的兄长已经继承了父亲的侯爵之位,自己不可能被封侯,再有,既然他自己以后尊荣显贵,更不可能被饿死。

汉文帝又请许负为邓通看相。汉文帝听了许负对周亚夫和邓通的预测,也不相信,以为周亚夫和邓通对许负礼数不周到,许负说的那些话是在挖苦他们。没想到,事情的发展果然跟许负说的一样,三年以后,周亚夫被封为条侯。八年后,到了汉景帝时期,周亚夫任太尉,因平定七王之乱有功,升为丞相。后因他的儿子私自购买皇家用品,受到牵连入狱。周亚夫一怒之下绝食而死。至于邓通,因受文帝提拔,很快以黄头郎升为上大夫,受到无数的封赏,汉文帝甚至将蜀郡严道的铜山赐给他,允许他自己铸造铜钱,邓氏钱币遍布全国,他的名字遂成为富有的代名词。但到汉景帝即位,邓通因罪被免官,不久万贯家财便被抄尽。邓通只好寄住朋友家里,最终因穷困潦倒而饿死。由此可见,当年许负对周亚夫和邓通最终饿死的预言,一点也没错。

除了许负之外,唐朝的袁天罡给别人看面相和算命也很准,而他最为人称道的一个预言是预言武则天称帝。除此之外,袁天罡还对他自己的死期做了一个准确的预言,《新唐书》还有这样的记载:当时高士廉看袁天罡为他人看相预测很准,就让袁天罡对自己做一个预言,看一下自己的命运到底如何,能做什么官。袁天罡说到:“我以后的官位不再会上升,因为我的阳数将尽,就在今年夏天四月。”果然如他自己所说,在当年的四月,袁天罡便与世长辞。

虽然古代有很多精准算命故事的记载,但如今还无法完全考究出这些故事的真实性,后人只能把这些故事作为一种参考。算命先生其实也都是普通人,怎么可能有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断人一生福祸,预测吉凶兴衰的本事呢?古时候之所以有算命这回事,和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及封建文化有关。在封建统治时期,执政者最希望百姓乐天认命,不反抗,不斗争。封建统治者们孜孜不倦地对百姓进行愚民教化,倡导“生死由命,富贵在天”,让百姓们心甘情愿地臣服在自己的统治之下。算命则恰恰符合封建帝制的需要,它的理论基础便是“人的命,天注定”。算命先生说你一生鸿运的原因是因为你的八字好,说你财运亨通是因为长了一个宽阔的下颚,这些都否认了后天奋斗的价值,蔑视竞争的存在,实在是不够科学。

算命从古延续至今,已有好几千年的历史,如今依然存在算命这一现象,但人们也在不断反思,到底该不该相信命运?曾国藩曾说:“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了凡先生遇到的这桩奇事,也让他对自己产生了怀疑。该不该信命,自己的努力难道真的没有一点作用吗?当然了,了凡先生的一生都是推翻“天命”的过程,不过这都是后话了。一生命运已注定【原文】①②

复为卜终身休咎(jiù),言:某年考第几名,某年当补廪,③某年当贡,贡后某年,当选四川一大尹,在任三年半,即宜告归④。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当终于正寝,惜无子。余备录而谨记⑤⑥之。自此以后,凡遇考校,其名数先后,皆不出孔公所悬定者。【注释】

①休咎:吉凶;善恶。

②补廪(lǐn):明清科举制度,生员经岁、科两试成绩优秀者,增生可依次升廪生,谓之“补廪”。

③大尹:对府县行政长官的称呼。

④告归:旧时官吏告老还乡或请假回家。

⑤考校:考核,考察。

⑥悬定:预定,算定。【译文】

孔先生又给我占卜一生的命运和祸福。他推算出了,我某年考试的名次,补廪生的年份,成为贡生的年份,成为贡生后被选为四川一个县的县令的年份,以及任职三年后会辞职回乡的事情。他还推算出我会在五十三岁那年的八月十四日丑时享尽天年寿终,只是我命中没有儿子。我把这些都记录了下来,并且铭记在心。从那以后,我所遇到的考试,所考出的名次先后顺序,都不会超出孔先生预先所算定的名次。【解读】

孔老先生的预言被一一证明之后,了凡就越来越恐慌。假设一下,如果有一天一个算命先生预测了你未来的考试成绩和名次,当未来的某一天你考试结束并且成绩出来的时候,你发现你自己的成绩和名次都和预测的一模一样,这是多么令人震惊的一件事啊!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很多人出于对未来的好奇,都会去找那个算命先生,然后让他给自己算一算这一生的命,比如事业、生活或者是生命结束的日子等等,了凡先生也不例外,他发现孔老先生对于他的考试成绩和名次等事情的预测都十分准确的时候,决定去找孔老先生算一算自己的未来。

孔老先生没有拒绝,他为了凡先生推算了他以后的生死祸福,尤其是关于他未来仕途发展的前景说得很清楚明白。甚至连哪一年出贡被任命为县长,哪一年适合卸任归隐,生死之期以及后代子嗣都推算出来告诉他,由于之前孔先生的推算都一个一个应验,因此了凡先生对此也是深信不疑,他十分恭敬地记录下来。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制度是很复杂的,从童生到生员,也就是秀才,需要经过三次考试,并且三次考试要全部合格才行。等到了秀才这一级别之后,就成为了府、州、县中的生员,科举之路也才是刚刚开始。除了日常学习要参加岁考的考核之外,还可以参加乡试。那时候,乡试每三年才举行一次,机会非常难得。生员参加乡试考中者,就成为了举人。举人还要参加在京城每三年举行一次的会试,会试结束后还有殿试,殿试在皇宫大殿里进行,由皇帝亲自主持。殿试就是所有考试中最高级别的考试,取得第一名的就被称为状元。

这些就是古代男子科举入仕的正规途径,本段提到的了凡先生某年补廪,某年成为贡生,某年成为大尹,就是科举入仕的另外一种模式。明朝隶属于府、州、县的生员,岁科两试中成绩突出的,依次被补为廪生。廪生是一种资历比较深的生员,他们由国家来供养。生员或廪生乡试未中,但又成绩优异的,经过考试选拔,就可以升入京师国子监读书,成为贡生,贡生就不属于府、州、县了,而是直接听从朝廷的指派。

按照明朝初期的定制,朝廷所选的生员名额有限。一般情况下。府学四十人,州学三十人,县学二十人,每人每月供给米粮六斗,称为廪食。后来又增加人数,廪者遂称廪膳生员,增广者称增广生员。又于额外增取,附于诸生之末,谓之“附学生员”,省称“附生”。后凡初入学者皆谓之附生,其岁、科两试等第高者可补为增生、廪生。廪生中食廪年深者可充岁贡。清朝沿袭明朝制度,廪生有廪米有职责,增生则没有,因此增生地位次于廪生。

文中所提到的廪生、贡生都是明、清两代依学生的程度而设立的生员名目,不是学位,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大学生。他们受到国家照顾,由国家发给他们生活的费用。那时候国家主要补给他们米粮,米粮多得吃不完的部分可以拿去卖钱,相当于实物配给。

孔先生推算了凡先生到五十三岁那年,即将寿终正寝。古时候,老死称为寿终。东汉刘熙《释名·释丧制第二十七》云:“老死曰寿终。寿,久也。终,尽也。生已久远,气终尽也。”寿,长寿、长久。人活多大年龄为长寿?据古籍记载,人的自然寿命当在百岁以上。张介宾《类经·卷一·摄生类一》注:“百岁者,天年之概。”

那么这样测算完之后的结果又是什么呢?结果就是在之后了凡先生每次做一件什么事情之后都会把结果与孔老先生的预测相对比。但是他发现,所有的事实都与孔老先生所预测的结果相同。慢慢地,在了凡先生的心里面生出了一种宿命论的思想,这种思想让了凡陷入了困顿。

什么是宿命论呢?宿命论认为,人间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是注定的,无论是生老病死、贫贱富贵还是天灾人祸,一切都由上天预先安排,普通人无法依靠自身的力量将其改变。既然是这样的,一个人的努力也就没什么用,了凡先生正是被这样的思想困扰:真的做什么都没有意义了吗?暗自怀疑命运的安排【原文】①②

独算余食廪米九十一石五斗当出贡;及食米七十一石,屠宗师即批准补贡,余窃疑之。【注释】

①廪米:旧指公家发给廪生的粮食。

②出贡:秀才一经成为贡生,就不再受儒学管教,俗称“出贡”。【译文】

孔先生推算我领廪生的俸米,需要领到九十一石五斗的时候才能出贡,但我吃到七十一石米的时候,屠宗师就已经批准我补了贡生。我暗自就怀疑孔先生所推算的命数有些不灵验了。【解读】

虽然说了凡先生有了一个模糊的宿命论的思想,但它并不能真正地代表了凡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听天由命”也不是一个有远大志向的人应该有的态度。一个有远大志向的人是轻易不会信命的,了凡先生就是一个这样的人。况且,儒家思想也认为一个人的命运并不是天生就注定的,而是和一个人后天的所作所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了凡先生是一个读书人、一个坚定的儒家思想信仰者,因此他也不希望自己的命运在生下来的那天就注定。所以,了凡先生期待着某一天出一件事情和孔老先生所预测的不一样,能够让自己推翻宿命论。

不久之后,了凡先生所等待的事情终于发生了。了凡先生从廪生到贡生所需要领的廪米的数量跟孔老先生推断的不一样。

先说一下什么是廪米:所谓的廪米就是指朝廷发放给廪生的俸禄米。当时的廪生是由国家供养的,他们每个月都会领到国家发放的粮食。只要领取到了一定数量的廪米之后,廪生就可以升级成贡生了。古时候读书人从廪生提升到贡生之后,朝廷就不再提供廪米了,廪生的缺也会让别人来替补。这也相当于是一种官位上的提升。

按照孔老先生之前的推算,了凡先生应该是在一共领取廪米九十一石五斗的时候,才能够“出贡”,也就是成为贡生。但是,当了凡先生真正地开始成为廪生、开始享受国家给发给他的廪米的时候,却出现了与孔老先生推测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了凡在领取到第七十一石的时候,就因为被屠宗师批准补贡而成为一名贡生了。补贡和出贡是不一样的:出贡是一个廪生领取廪米到了一定的数量之后,就自动升级为贡生了;而补贡是廪生在领取廪米的时候,由于某些特殊的原因,而被特别批注成为贡生。虽然事情的过程是不一样的,但是结果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了凡先生成为了贡生。文中提到的“屠宗师”是当时的提学,他看中了了凡先生的修养学识,觉得了凡先生的文章写得不错,是个人才,于是提前提拔了凡先生补贡。

这件事情让了凡先生非常开心。首先,贡生要比廪生高出一个等级,也就是说从廪生升级成为贡生就相当于升官或者是升职了,这种时候作为当事人当然是十分高兴的了。另外,这样的一个结果证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孔老先生的推测不正确,也就间接地证明了人的命运不是天生就是注定的。这一点才是了凡先生最关注的。

这个小小的插曲,也能提醒我们,对于别人的评价或推断,不能盲目地信服,更不能持宿命论,听天由命,而是要有质疑的精神,自己的命运自己做主。了凡先生的这次小小的怀疑,便是他“命由我造”思想的萌芽。命数皆定无所求【原文】①

后果为署印杨公所驳,直至丁卯年,殷秋溟宗师见余场中备卷,②③④叹曰:“五策,即五篇奏议也,岂可使博洽淹贯之儒,老于窗下⑤⑥乎!”遂依县申文准贡,连前食米计之,实九十一石五斗也。余⑦因此益信进退有命,迟速有时,澹然无求矣。【注释】

①署印:这里指代理提学之职的杨姓官员,旧时官印最重要,同于官位。

②策:在中国古代科举中,策指的是“策问”、“对策”。

③奏议:臣子向皇帝上书言事,条议是非的文字的统称。包括《文心雕龙》中的“章表”、“奏启”、“议对”这三类。

④博洽淹贯:指学识广博、深通广晓的人。博洽,学识广博。

⑤申文:行文呈报。

⑥斗: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

⑦澹然:恬静的样子。【译文】

后来我补贡生的事情,果然被另外一位代理的学台杨宗师驳回。直到丁卯年,殷秋溟宗师看见我在考场中的备选试卷,感叹道:这本卷子所作的五篇策,就如同上给皇帝的奏折一样。像这样博才多学的读书人,怎么能让他埋没到老呢?于是他就让县官依照行文向上级呈报,准许我补了贡生。加上以前所吃的七十一石廪米,刚好是九十一石五斗。我因此就更加相信,升官与贬职都有一定的命数。升官发财的快慢都有一定的时机,因此对一切都看得很淡然,没有太多的追求了。【解读】

孔老先生的推算出现了偏差,了凡先生还没高兴多久呢,就被打击了。就在屠宗师批准了凡先生补贡成为贡生之后,屠宗师却因为某些原因离开了那个职位,接替他的杨公不认可了凡先生的能力和水平,驳回了屠宗师关于了凡先生补贡成为贡生的批准。

一下从贡生又降级回到了廪生,继续过着领取廪米的日子。降级对于了凡先生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时候真的变成贡生又不确定了。

不久,殷秋溟宗师在看过了凡先生以前的试卷之后,觉得了凡先生是一个有大学问的读书人,这样的人不应该继续做廪生了,而是应该成为贡生,走进仕途。于是,他批准了凡先生补贡成为了贡生。这件事情并没有让了凡先生感到开心,反而让他在心里面产生了一丝绝望。

从成为廪生开始领取廪米的时候算起,一直到正式成为贡生,了凡领取的廪米的数量,恰好和当初孔老先生所推算的数量一模一样,刚刚好是九十一石五斗。了凡先生在精神上受到了很严重的打击,因为从最开始他就期待着孔老先生推算出的他的命运是错误的。可是无情的事实一次又一次粉碎他的想法。好不容易证明孔老先生的推算错误,可是到头来还是自己错了,孔老先生的推算又一次得到了验证。

了凡先生对于孔老先生的推算,再也没有任何的怀疑的态度了。这样的结果使得了凡先生开始在心里面相信命运,相信自己在出生的那天起一切都已经注定。了凡先生觉得此生一切荣华富贵都已经被注定,只能顺着命运的安排走下去,自己无力改变了。

自身的遭遇和孔老先生的推算相同,了凡只得把所有的原因都归结到命运上面去。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古代有很多的典籍都记载着关于命运的事件。

例如《左传》中记载:“周内史叔服如鲁,公孙敖闻其能相人也,见其二子焉。叔服曰:‘谷也食子,难也收子。谷也丰下,必有后于鲁国。’”叔服看到孙叔敖的两个儿子,看了看就说他的儿子谷能够奉养孙叔敖,而另一个儿子难,可以安葬孙叔敖。谷一定会在鲁国兴旺发达。假如没有命运,叔服如何这样评判呢?《左传》记载道:“楚子将以商臣为太子,访诸令尹子上。子上曰:‘是人也,蜂目豺声,忍人也。不可立也。’弗听。后谋反,以宫甲围成王,缢之。”子上认为商臣是个残忍之人,劝国君不要立为太子,结果国君不听,最后导致子上反叛,如果没有命运,子上怎么知道不能立商臣为太子呢?《汉书》也有记载:“高祖立濞为吴王。已拜,上相之曰:‘汝面状有反相,汉后五十年,东南有乱,岂非汝耶?天下一家,慎无反。’”汉高祖看到吴王濞有反相,并告诫他不要反,天下都是我们刘家的,你千万不要反,但是后来吴王濞还是反了,如果没有命运,看相的不准,高祖刘邦怎么知道吴王濞要反呢?以上的例子都是出自二十四史,或出自儒家经典,这些事情虽不足以支持宿命论,但至少说明古人能够根据一个人的性格状态做出一定的推断。

言归正传,了凡先生最终产生了宿命论的思想是可以理解的。其实不光是了凡先生,如果了凡先生所经历的这些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也会对命运产生敬畏。

总之,了凡先生已经被补贡成为贡生之后,由于之前的事情和孔老先生的推测没有任何差别,了凡先生就成了一个坚定的宿命论思想者,他现在就认为人的命运是天生就注定的,后天干什么都是无法改变的。因此他整个人突然间好像产生了一种无欲无求的感觉。山中静坐拜云谷禅师【原文】①②

贡入燕都,留京一年,终日静坐,不阅文字。己巳归,游南③④⑤雍,未入监,先访云谷禅师于栖霞山中,对坐一室,凡三昼夜不瞑目。【注释】

①燕都:也称燕京,即现在的北京。原为燕国都城,后为元、明、清三朝的都城。

②静坐:是佛家、道家以及儒家所共同推崇的一种修行方式。

③南雍:南京的国子监。明朝由于首都北迁,在北京和南京分别都设有国子监,设在南京的国子监被称为“南监”或“南雍”,设在北京的国子监则被称为“北监”或“北雍”。

④监:指国子监。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

⑤凡:总共。【译文】

我在燕京做了贡生,留在京城里一年,整天静坐,也不看任何书籍文字。到了己巳年,回到南京游玩,在未进南雍之前,我先去栖霞山拜访云谷禅师,我与云谷禅师在一个房间里对坐,总共三天三夜都没有闭过眼睛。【解读】

明朝有一个专门教授学生的机构,叫作国子监。按照当时的规定,一旦读书人被选为贡生之后,就可以到京城的国子监去读书。了凡先生选为了贡生之后,就去京城的国子监读书。但是,由于了凡先生相信了孔老先生为他推算的命运,相信了自己的命运是上天早就决定好的,因此他在京城这一年根本就没有好好地读书。了凡先生在京城待的一年里,每天什么也不做,既没有翻看任何书籍,也没有游山玩水,更没有四处结交朋友,一切都安于平静,终日在屋子里静坐。

静坐并不单单是坐着,静坐其实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法,并且是儒、释、道三家共同的修养方法,儒家有所谓的“主静”,有“半日读书,半日静坐”;道家有“心斋”、“坐忘”;佛家讲究的是禅定,“戒、定、慧”是“三学”之一。当然,关于静坐,有更详细的解释:近代大文豪、著名学者郭沫若在《静坐的功夫》一文中谈到:“静坐这项功夫,在宋、明诸儒是很注重的,论者多以为是从禅而来,但我觉得,当渊源于颜回。《庄子》上有颜回‘坐忘’之说,这怕是我国静坐的起源。”颜回的静坐外忘其形,内超其心,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表明静坐可以达到高超境界。

郭沫若所说的“坐忘”,来自于《庄子·大宗师》。文中写到:

颜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曰:“回忘仁义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忘礼乐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

由此可知,“坐忘”就是忘掉了自己身体,忘掉了聪明,把形象和知识统统忘掉,通达于大道,这就是坐忘。颜回的坐忘令孔子都五体投地,甘心谦虚地向他学习,可见这是一种很高深的思想境界。

我们不知道了凡先生究竟达到了什么样的思想境界,但是由于他已经相信了命运,无欲无求,也就对于自己的聪明、很多形象和知识都不在意了。这一点跟颜回所说的“坐忘”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了凡先生这段时间虽然没有好好读书,没有做什么具体的事情,但是他内心空明,对于很多事看得更加通透,这也为了凡之后的思想变化提供了支持。

明朝最开始是定都南京,后来迁都北京,但是南京国子监并没有取消。了凡先生在北京城待了一年以后,因为某种原因,到南京的国子监去读书。了凡对读书或者做官什么的事情并不是很感兴趣,反而是有了一种看破红尘的感觉。所以,在到达南京之后,他并没有急着进南京的国子监读书,而是先去山里拜访当时的佛门高僧云谷禅师。

云谷禅师是当时的一个佛门高僧,他的法号是“法会”,云谷是他的号。他很早就看破红尘出家为僧了,最开始是拜在他本乡寺庙里的一个老和尚座下。根据明代憨山德清撰写的《云古大师传》的记载,云谷禅师青年时曾经遍访名师问道,并且拜道济禅师为师,修习天台小止观法门。道济禅师曾指点他:“止观之要,不依身心气息,内外脱然。子之所修,流于下乘,岂西来的意耶?学道必以悟心为主。”意思就是说不必拘于禅定,而应终于心悟。当然,云谷禅师也不是生下来就是得道高僧,他也曾一度执迷于道济禅师的教化之语,日夜参究,废寝忘食。一天吃饭时连自己吃完了也不知道,不小心将碗掉在了地上,当即顿悟,放下一切执着,回归本心。后来云谷禅师成为当时的佛门高僧,隐居在栖霞山中,做一些煮饭挑水的仆役工作,来磨炼自己。云谷禅师平日动静语默,整天默然端坐在一个佛笼子里,不做任何迎来送往的事,足不出寺门,整整三年,也从来没有人知道报恩寺里有这个出家人。云谷禅师住在山中清修,坚持不懈,终日拜佛诵经。

了凡先生在见到云谷禅师之后没有请教任何的问题,也没有听云谷禅师讲道,而只是和云谷禅师相对而坐,像得道高僧一样不眠不休地静坐了三个日夜。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因为了凡先生自己认为现在他已经对自己的命运了如指掌了,心里非常空明,安下心来静坐三天三夜也是可以理解的。静坐无妄念的缘由【原文】

云谷问曰:“凡人所以不得作圣者,只为妄念相缠耳。汝坐三日,①不见起一妄念,何也?”余曰:“吾为孔先生算定,荣辱生死,皆②③有定数,即要妄想,亦无可妄想。”云谷笑曰:“我待汝是豪杰④⑤,原来只是凡夫。”【注释】

①妄念:虚妄的意念,也指凡夫贪恋六尘境界的心。

②定数:一定的气数,命运。

③妄想:狂妄的想法。

④豪杰:才智勇力出众的人。

⑤凡夫:佛教用语,相对于圣者而言。在佛教里,凡是还没有证悟四圣谛者都称为凡夫。【译文】

云谷禅师问我道:“凡人之所以不能够成为圣人,就是因为心中有太多的妄念缠绕;而你静坐了三天,没有起一个妄念,这是什么原因呢?”我回答道:“我的命运已经被孔先生算定,荣华富贵,生死荣辱,都有定数,即使想要胡思乱想,也没有什么可想的。”云谷禅师笑道:“我以为你是一个才智勇力出众的人,原来你也只是一个庸俗的凡夫俗子。”【解读】

云谷禅师认为凡夫之所以不能成为圣人,是因为心里面不切实际的想法太多了,正如《华严经》上所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究根结底就在于妄想,“妄念相缠”,不得作圣。

妄念是什么呢?佛教认为妄念就是人们虚妄不实的心念,也可以说是无明或迷妄的执念。这是因为大多数人内心容易生出许多迷误,不知道世间一切法的真正意义。凡夫内心时时刻刻充满了欲望,颠倒妄念,产生迷误虚妄情景,从而生发出错误思考和心念。据《大乘起信论》记载,此妄念能搅动平等之真如海,而现出万象差别之波浪,若能远离,则得入觉悟之境界。所以说妄念是凡夫心中不断升起和牵扯的念头。念不能断,烦恼便无穷无尽。如果能找到妄念产生的源头,凡夫也能看破一切,会心而笑,原本是空无一物,庸人自扰之。而了凡先生此时的表现,显然是一副看破世间一切俗物的表现,这种表现让云谷禅师感觉到一丝诧异,为什么一个凡夫俗子的心里面居然没有任何的、一丝一毫的念想呢?因此云谷禅师才有了对了凡先生的疑问。

了凡先生当然不是达到了觉悟的境界,他之所以心里没有妄念,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命运已经被决定了,自己做任何的事情都没有意义了,这样的情况下,心里自然是空明的。当云谷禅师询问了凡的时候,他很诚实地回答云谷大师说:“我的命运早已被孔先生算定了,一生的吉凶祸福都已注定了,还有什么好想的呢?想也没有用,所以干脆就不想了。”

对于了凡先生自己来说,这就是他内心里最真实的想法。因为孔老先生确实给他推算过命运了,而经过无数次事实和结果的证明,孔老先生的推测也确实是正确的,所以他心中没有什么期待。其实对于任何人都一样,如果能预知未来,而且难以改变,当然不会有对于未来的向往,也不会有自己亲手创造未来的动力。

听了了凡先生的回答之后,云谷禅师自然是有点失望。他本来以为了凡先生有这样的表现是因为他是一个真正的智慧非常高的人,或者说是一个和佛教很有渊源的人,却没想到了凡先生的心里面什么都不想的原因是因为他认为想什么都没有意义。因此他对了凡先生说:“我待汝是豪杰,原来只是凡夫。”意思就是说他本来以为了凡先生是一个才智勇力出众的豪杰丈夫,却发现了凡先生原来也只是一个庸俗的凡夫俗子。所有定数皆变数【原文】①②

问其故,曰:“人未能无心,终为阴阳所缚,安得无数?但惟③凡人有数;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极恶之人,数亦拘他不定。汝二十年来,被他算定,不曾转动一毫,岂非是凡夫?”【注释】

①心:这里指妄想心。

②数:命运,天命。

③固:固然,自然。【译文】

我问他原因,云谷禅师说道:“人不可能没有妄想心,既然有妄心在,终究还是会被阴阳气数束缚,怎么能说没有命运呢?但是只有凡夫俗子才有一定的命运。最善良的人,命运自然束缚不住他;最邪恶的人,命运也依然拘束不住他。你二十年来的命运,都被孔老先生算定,自己不去改变一丝一毫,反而让命运把你给拘束住,难道不是凡夫俗子吗?”【解读】

了凡先生就问云谷禅师这样说的原因。云谷禅师回答:“人未能无心,终为阴阳所缚,安得无数?”这句话说白了就是肯定了命运的存在,意思就是说每个人都存在着一颗妄想的心,既然这颗妄想心存在的话,那么人就要受到天地的束缚;既然人受到了天地的束缚,那么也就是说命运是存在的。佛教经典《楞伽经》中有这样的话:“妄想自缠,如蚕作茧。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如果陷入自身的妄想之心而无法自拔的话,就相当于作茧自缚,逐渐生出无穷无尽的烦恼,反而使得原本清净的心性陷入命运的流转,被命运所束缚。

既然每个人都有妄想心,那为什么前面云谷禅师还说凡夫俗子和圣人的区别就在于一颗妄想心呢?难道是说圣人已经超脱了人类的范畴了吗?当然不是这样的。联系前后文,我们可以看出来,云谷禅师要表达的意思是每个人都有一颗妄想心,也就是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命运的。但是这个世界上却还是有圣人,也有凡夫俗子,造成这样的结果的原因就是因为凡夫俗子受到了自身的妄想心的束缚,而圣人是超脱了或者说是看透了妄想心。

正如佛教中的六道轮回:六道即天、人、阿修罗、牲畜、饿鬼、地狱,并且分成善恶等级之别。六道又名六趣、六凡或六道轮回,是众生轮回的通道。六道分为三善道和三恶道。三善道为天、人、阿修罗;三恶道为畜生、饿鬼、地狱。但阿修罗虽为善道,因德不及天,故曰非天;以其苦道,尚甚于人,故有时被列入三恶道中,合称为四恶道。佛教相信,任何人若遵守五戒,可得六根整然人身。若在五戒上,再加行十善,即可生到天界。众生由于其未尽之业,故于六道中受无穷流转生死轮回之苦,佛教中称之为六道轮回。世间众生无不在六道轮回之中,只有大罗金仙以及佛菩萨、罗汉因为超脱于世间才能够跳出三界,不入轮回。

云谷禅师继续说:“但惟凡人有数;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极恶之人,数亦拘他不定。”云谷禅师的这句话其实是在给了凡先生讲述一个道理,那就是命运是存在的,虽然有定数,但是也有变数。云谷禅师认为,只有凡夫俗子的命运才是一定的,才是不会发生变化的,才是那所谓的定数;也只有凡夫俗子才会才相信命运,遵循命运的安排。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是有妄想心的,人都无法避免自己起心动念,即以虚妄颠倒之心去分辨各种各样的事情。凡夫俗子会因为自己内心的执着而无法如实知见事物本身,从而产生错误的判断。

当然了,云谷禅师认为人的命运有定数,但也存在变数。对于人的命运之中存在的变数,云谷禅师是通过例子来说明的:极其善良的人,他们是不会受到命运的束缚的。为什么?因为一个极其善良的人,自身的福德和功德会随着自己所做的善行的增多而逐渐地增加,而当自身的功德增长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受到上天赐给的福报,这样的话就已经算是改变了天生的命运;极其凶恶的人,他们同样难以受到命运的拘束。为什么?因为极其凶恶的人,随着自身的恶行的逐渐增加,自身的功德就会慢慢地减少,或者说是自身的罪业在逐渐地增加,所谓恶有恶报,当一个人自身的罪业增加到一定程度的话,那么就会遭到上天降下的祸患的惩罚,同样,这也是超脱了命运的范畴。因此才说极善的人和极恶的人的命运都是存在着变数的。其实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凡夫俗子的命运为什么是定数了,因为凡夫俗子只会纠缠于自身的妄想心,或者深陷于自身的所谓的命运之中,不去做别的事情,也不去想着改变,因此才会被命运所束缚,因此才说凡夫俗子的命运是注定的,是定数。

接着云谷禅师还有一句话:“汝二十年来,被他算定,不曾转动一毫,岂非是凡夫?”这句话,就明确解释了为什么云谷禅师会说了凡先生并不是一个豪杰丈夫而仍然只是一个凡夫俗子的原因。云谷禅师这么说是有道理的,了凡先生并不是没有妄念,并不是没有妄想心,自从他的命运被算定二十年来,他始终执着于不想,心里面始终都认为自己的命运已经被限定被决定了,这也属于妄念范畴,而非真正的大彻大悟。正因为了凡先生执着于这样的妄念中,因而他的命运就被拘束于定数之中,不能有丝毫的动弹。了凡先生自己也没有想要去突破这样的既定命运,甘愿顺着命运安排的一切走完一生。所以说,了凡先生仍然只是一个凡夫俗子而已。

这里要注意一点,了凡先生的命运被孔老先生算定后,“不曾转动一毫”,提到这里这个“转”字,也许《六祖坛经》中有一段记载,可以给我们的人生态度和思维方式提供一些启迪。唐代有位七岁出家的僧人,名号是法达,他常常念诵《法华经》。当他念到三千部《法华经》的时候,便去参访六祖慧能。由于法达当时的态度十分轻狂傲慢,慧能大师一语点破他,说他其实是“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意思就是说法达诵经陷入了执着的心念中,行为也只停留在事物的表相。法达顿时恍然大悟,只有口诵经文并且心能行其义,才能够转得动经文;倘若只是口诵经文,而心不能行其义,则就只能被经文所转。《孟子·尽心上》有这样的记载:“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做了仁义的事,却不明白为什么要做,天天习以为常却不知道所以然,一天都按着道去做,却不想想什么是道,这种人有很多。了凡先生没有遇到云谷大师之前,就是这样的人。他虽然从孔老先生那里知道了自己的命运大致走向,却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索性什么都不去争取努力了,顺其自然地按照命运里该发生的事情,一直走下去。当然了,云谷禅师的出现,让了凡的命运又走到了转折点上。命由己作,福亦己求【原文】①

余问曰:“然则数可逃乎?”曰:“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诗》②③《书》所称,的为明训。我教典中说:‘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④男女,求长寿得长寿。’夫妄语乃释迦大戒,诸佛菩萨岂诳语欺人?”【注释】

①然则:那么。

②明训:明确的训诫。

③教典:佛教的经典。

④诳语:自大的、自负的、欺骗的迷惑人们的话。【译文】

我问道:“那么命运可以逃开吗?”云谷禅师说:“命运由自己创造的,福由自己求。《诗》《书》中所写的,的确是明白的训诫。佛经里说,一个人求富贵就得富贵,求儿女就得儿女,求长寿就得长寿。说谎是佛家的大戒,所有佛菩萨又怎么会说谎欺骗人呢?”【解读】

对于云谷禅师所做出的解释,了凡先生是不能理解的,特别是关于命运的定数和变数的问题。在了凡先生的心里面,他还是根深蒂固地认为自己的命运已经在出生的那天就注定了,就是孔老先生所推算出来的那样。其他人的命运也是一样的,也都是从生下来的时候开始就是被上天所注定的。既然命运是注定的东西,那么怎么可能存在着变数呢?怎么可能被随意地改变呢?了凡先生就继续问云谷禅师:“难道一个人真的可以不按照被注定的命运走下去吗?”

云谷禅师回答说:“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诗》《书》所称,的为明训。我教典中说:‘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求长寿得长寿。’夫妄语乃释迦大戒,诸佛菩萨岂诳语欺人?”整段话中看似没有直接去回答了凡先生所提出的问题,但是仔细地品味一下就会发现,云谷禅师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个所谓的上天注定的命运确实是可以改变的。而且如何改变还是需要靠自己去创造的,意思就是说想要改变命运需要自己的努力。

云谷禅师本身是承认命运的存在的,对于世俗所讲的命运,他也是持有一个肯定的态度,正如他前面所说的“人未能无心,终为阴阳所缚,安得无数”。对于命运的定数这一方面,他是认可了凡先生的。但是了凡先生认为命运中只存在着定数,而云谷禅师却认为命运不光有定数,还有变数,人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命运。

其实了凡先生和云谷禅师这两种观点上的区别,就是两种不同的思想之间的区别。了凡先生的想法属于是宿命论的思想,宿命论的思想认为“人的命天注定”,一个人的命运从出生的那天开始就是上天所注定好的,是不能够被改变的,人只能按照既定的命运走下去;而云谷禅师的思想其实也就是佛教所一直坚持的思想,那就是创命论思想,创命论思想认为“我命由我不由天”,没有人能够决定别人的命运,一个人的命运完全是有自己去创造的,就算是人在出生的时候被上天赋予了一个命运,也是可以通过一个人自己的努力而实现改变的,命运不是一成不变的,想要有一个好的命运,就需要自己去努力,自己去改变。“命由我作,福自己求。”意思就是说命运是可以由自己创造的,福报也是由自己去求来的,不是别人施舍来的。关于这一点,在古代的典籍中就有明确提到过。例如《诗经》之中就有“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意思就是说不能忘记祖先的意旨,努力修养自身的德行。长久地顺应天命,才能求得多种福分。这就明确说明了所谓的命运和福报都是自己去争取来的,而不是别人给的。人的命运都是自己创造的,遇到困境时,怨天尤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必须好好地反省自己,是不是因为自己不够努力;人的福报也是要自己去争取的,如果一个人受到的祸患太多,这种时候也应该努力地反省自己,想一想是不是自己做出的恶行太多,善行太少,是否应该去多多行善了。这些东西才是真正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