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习题集》郑洪新主编|(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医基础理论习题集》

【作 者】郑洪新主编
【丛书名】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配套用书
【页 数】 387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19.03
【ISBN号】978-7-5132-5414-4
【价 格】69.00
【分 类】中医医学基础-高等学校-习题集
【参考文献】 郑洪新主编.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集.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9.03.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集》内容提要:

本书为”十三五”规划教材配套用书,主编由”十三五”《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主编郑洪新教授承担。本书编写宗旨主要是加强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检测学习的效果,拓展基础理论对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并为执业医师考试提供便利。《中医基础理论》习题集的试题题型,基本涵盖各高校现行考试的各种考试题型,以及国家执业中医师资格考试、执业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考试题型,并适当吸取国外中医相关从业人员资格考试题型,为全面提高人才专业素质奠定基础。本习题集具有双效益。我社已出两版《中基习题集》,效益很好,年年重印,本版与”十三五”规划教材配套,更切实用。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集》内容试读

课程者试大纲今1

课程考试大纲

细日

要点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条件形成

(2)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发展各时期的重要医家及其著作与主要学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

术思想

发展

金元四大家的代表著作、主要学术创新及其流派整体观念的概念及内容

(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整体观念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绪论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主要特点

(1)症、证、病的概念及关系

辨证论治

(2)辨证与论治的概念及关系

(3)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象思维的概念及形象思维、意象思维和应象思维的概念及

象思维

中医学的主要思维

应用举例

方式

系统思维

系统思维的概念及整体宏观、天人合一的概念及应用举例

变易思维

变易思维的概念及恒动变化、动静相召的概念及应用举例

(1)气的概念的形成

气的哲学概念与气元论

(2)气的忻学概念

(3)气一元论的概念

气一元论

(1)气的物质性

(2)气是万物的本原

气元论的基本内容(3)气的运动是万物变化的根源

(4)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第一章

中医学的

(1)阴阳概念的形成

析学基础

阴阳的概念与归类

(2)阴阳的基本概念及中医学应用举例

(3)阴阳特性与归类及中医学应用举例

(1)阴阳交感的概念、内容及中医学应用举例

阴阳学说

(2)阴阳对立的概念,内容及中医学应用举例

(3)阴阳互根的概念、内容及中医学应用举例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4)阴阳消长的概念、内容及中医学应用举例

(5)阴阳转化的概念、内容及中医学应用举例

(6)阴阳自和的概念,内容及中医学应用举例

2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巢

续表

细目

要点

第一章

五行的概念、特性与(1)五行概念的形成

中医学的五行学说

归类

(2)五行的基本概念

哲学基础

(3)五行的特性与归类

(1)五行生克制化:五行相生、相克、制化

(2)五行生克异常: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五行母子相及及其中医学应用举例:

五行相乘与相侮的概念、次序、形成原因和相互关系及其中医学应用举例

藏象的基本概念

藏象及藏象学说的概念

古代解剖学认识:长期生活实践的观察:医疗实践经验的

藏象学说的形成

积累: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

概述

藏象学说的特点

五脏功能系统观:五脏阴阳时空观

脏腑的分类及其各自脏腑的分类及其各白的生理特点的生理特点

心的生理特性、生理功能、系统联系

肺的生理特性、生理功能、系统联系

五胜

脾的生理特性,生理功能、系统联系

肝的生理特性、生理功能、系统联系

肾的生理特性、生理功能、系统联系

第二章

藏象

胆的主要生理功能

胃的主要生理功能、生理特性

小肠

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

六腑

大肠

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

膀胱

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

六腑二焦的生理功能,部位一焦的划分及各自的生理功

三焦

能:辨证三焦

奇恒之腑

奇恒之腑的概念及特点

脑的生理功能

奇恒之腑

髓的生理功能

女子胞

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课程考试大纲93

续表

细目

要点

(1)心与肺

(2)心与脾

(3)心与肝

(4)心与肾

(5)肺与脾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6)肺与肝

(7)肺与肾

(8)肝与脾

(9)肝与肾

第二章

脏腑之间的关系

(10)脾与肾

藏象

腑与腑的关系

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

生理功能的相互联系和密切配合,病变相互影响

(1)心与小肠

(2)肺与大肠

脏与腑的关系

(3)脾与胃

(4)肝与胆

(5)肾与膀胱

五脏与奇恒之腑之间

五脏与脑,五脏与脉,五脏与骨、髓,

的关系

五脏与女子胞

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

人体之精的概念,广义之精和狭义之精

人体之精的生成、贮精的生成、贮藏与施泄藏与施泄

人体之精的功能

繁衍生命,濡养、化血、化气、化神等作用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

人体之精的分类

脏腑之精:生殖之精

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

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物质基础

人体之气的生成

相关脏腑

第三章

(1)气机的概念:气运动的基本形式与意义:

精气血

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

人体之气的运动与

津液神

变化

气运动失常的表现形式

(2)气化的概念,气化的形式

(3)气机与气化的关系

(1)推动作用

(2)温煦作用

人体之气的功能

(3)防御作用

(4)周摄作用

(5)中介作用

(1)元气的概念、组成、分布及功能

(2)宗气的概念、组成、分布及功能

人体之气的分类

(3)营气的概念、组成、分布及功能

(4)卫气的概念、组成、分布及功能

(5)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的概念

4中医基础理论习题集

续表

细目

要点

行于脉中,循环流注全身,具行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

血的基本概念

态物质

物质基础

血的生成

相关脏腑

维持血液运行的主要因索

血的运行

相关脏鹏

(1)油养

血的功能

(2)化神

津液的基本概念

津与液的概念、区别

津液的生成、输布和(1)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津液

排泄

(2)相关脏响

(1)滋润濡养

津液的功能

(2)充养血脉

人体之神的基本概念广义之神与狭义之神的基本概念

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为化神之源:

精气血

人体之神的生成

脏腑精气对外界环境的应容

津液神

(1)主客人体的生命活动

人体之神的功能

(2)主字精神活动

(3)调节精气血津液

(4)调节脏腑功能

五神

人体之神的分类

情志

思维

(1)气为血之帅(气能牛血,行血,摄血

气与血的关系

(2)血为气之侍(血能养气.血能载气)

(1)气对津液的作用: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

气与津液的关系

2)津液对气的作用:津能化”:津能载气

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精血同源

津血同源

精气相关

精气神之间的关系

精神互用

神气互生

经络的基本概念

经络的概念,经脉与铬脉的概念和区别

第四章

经络

概述

经络学说的形成

经络概念的产生,经络理论体系的建立

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脉、路脉

课程考试大纲季5

续表

细日

要点

十二经脉的名称

十二经脉的名称

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走向规律接规律

交接规律

十经肤

上二经脉的分布规律在头面部、四肢部、躯干部的分布规律

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

十二脉的表里关系

表里

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次序

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

奇经八脉的概念

维脉的总称

奇经八脉的主要生理密切十二经脉的联系;调节十二经脉气血;与某些脏腑关功能

系密切

第四章

奇经八脉

(1)督脉的循行规律和生理功能

经络

(2)任脉的循行规律和生理功能

奇经八脉的循行规律(3)冲脉的循行规律和生理功能和基本功能

(4)带脉的循行规律和生理功能

(5)阴跷脉、阳跷脉的循行规律和生理功能

(6)阴维脉,阳维脉的循行规律和生理功能

经别、经筋,皮十二经别,十二经筋部、别路

十二皮部、十五别路经别、经筋、皮部、别络的概念

沟通联系作用

经络的生理功能

运行气血作用

感应传导作用

经络的生理功能和

调节功能平衡

应用

阐释病机变化

经络学说的应用

指导疾病诊断

指导疾病治疗

体质的概念与特点

体质的基本概念体质的特点

体质的概念与构成

体质的构成要素

要素

体质的构成要素与平价

体质的评价指标理想体质的标志

体质的生理学基础

体质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体质的生理学基础

第五章

(1)先天因素(父母禀赋、性别差异)

与形成因素

体质的形成因素

体质

(2)后天因素(年龄因素、饮食因素、劳逸所伤、情志因素、地理因素、疾病针药及其他因素)

体质的分为

体质的基木分类及特征阴阳平和质、偏阳质,偏阴质的体质特征

体质与养生

体质与病因

体质学说的应用

体质学说的临木应用体质与病机

体质与辨证论治

6中医基础理论习题集

续表

细目

要点

六淫与六气的概念、区别及六淫致病共同特点

(1)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2)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六淫

(3)著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4)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外感病因

(5)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6)火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1)疠气的概念

疠气

(2)疠气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3)影响疠气产生的因素

(1)七情、七情内伤的基本概念

七情内伤

(2)七情内伤致病的特点

内伤病因

饮食失宜

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的致病特点

劳逸过度

过劳、过逸的致病特点

第六章

(1)锬饮的基本概念

病因

痰饮

(2)痰饮的形成

(3)痰饮的致病特点

(1)瘀血的概念

病理产物性病因

瘀血

(2)瘀血的形成

(3)瘀血的致病特点

(1)结石的基本概念

结石

(2)结石的形成

(3)结石的致病特点

外伤

外力损伤,烧烫伤,冻伤,虫兽所伤等

诸虫

蛔虫、蛲虫、绦虫、钩虫、血吸虫等

毒邪

毒邪的概念、形成和致病特点

其他病因

药邪

药邪的概念、形成和致病特点

医过

医过的概念、形成和致病特点

先天病因

胎弱、胎毒的概念

(1)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因素

发病的基本原理

(2)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3)邪正相搏的胜负与发病

第七章

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环境因素、体质因素、精神状态与发病

发病

病机

(1)感邪即发

(2)徐发

发病类型

(3)伏而后发

(4)继发

(5)复发:复发的基本特点、主要类型、诱因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