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学》(美)萨义德著;王宇根译|(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东方学》

【作 者】(美)萨义德著;王宇根译
【丛书名】学术前沿
【页 数】 545
【出版社】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19.06
【ISBN号】978-7-108-06574-2
【价 格】65.00
【分 类】东方学-研究
【参考文献】 (美)萨义德著;王宇根译. 东方学.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9.06.

图书封面:

《东方学》内容提要:

《东方学》是萨义德代表作,创作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中文版1999年由三联书店出版,2007年再版,本次为第三版。它作为开创性的后殖民主义研究,自出版以来,一直扮演着欧洲中心论的主要解构性角色,学术界后继者代不乏人,也影响了无数普通读者看待世界的视角。《东方学》这本书与当代历史的动荡和喧腾是完全分不开的。在书中,萨义德相应地强调无论是“东方”这一用语,还是“西方”这一概念,都不具有本体论意义上的稳定性,二者都由人为努力所构成,部分地在确认对方,部分地在认同对方。

《东方学》内容试读

绪论

一位法国记者在1975一1976年黎巴嫩内战期间访问贝鲁特(Beirut)(I)时对市区满目疮痍的景象曾不无感伤地写道:“它让我想起了…夏多布里昂和内瓦尔〔2)笔下的东方。”1他的印象无疑是正确的,特别是对一个欧洲人来说。东方几乎是被欧洲人凭空创造出来的地方,自古以来就代表着罗曼司、异国情调、美丽的风景、难忘的回忆、非凡的经历。现在,它正在一天一天地消失;在某种意义上说,它已经消失,它的时代已经结束。也许,东方人自身在此过程中所面临的生死攸关的抉择、他们在夏多布里昂和内瓦尔的时代之前就已经在这块土

〔1〕人名、地名、文名、书名等专有名词第一次出现时皆附原文,以方便读者利用

书后的索引进行查找。—译者注。下同。

〔2]夏多布里昂(Vicomte de Francois-Rene Chateaubriand,1768一l848),法国早期

浪漫主义作家、外交家。内瓦尔(Gerard de Nerval,1808一l855),法国浪漫主义诗人,对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形成有一定影响,著有《东方之旅》等。

1

地上世代繁衍生息、现在是他们而不是别人正在经历着苦痛,这一切对这位法国访问者而言似乎都无关紧要;这位欧洲来客最关心的不是东方的现实,而是欧洲对东方及其当代命运的表述,此二者对这位记者和他的法国读者而言有着首要的价值和意义。

美国人不会这样感受东方。对他们而言,所谓“东方”更可能是与远东1)(主要是中国和日本)联系在一起的。而法国人和英国人一还有德国人、俄国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意大利人和瑞士人,尽管没有法国人和英国人那么明显则与美国人不同,他们有着我称之为东方学(Orientalism)的悠久传统,这是一种根据东方在欧洲西方经验中的位置而处理、协调东方的方式。东方不仅与欧洲相毗邻;它也是欧洲最强大、最富裕、最古老的殖民地,是欧洲文明和语言之源,是欧洲文化的竞争者,是欧洲最深奥、最常出现的他者(the

Oher)形象之一。此外,东方也有助于欧洲(或西方)将自2己界定为与东方相对照的形象、观念、人性和经验。然而,这些东方形象并非都出自想象。东方是欧洲物质文明与文化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东方学作为一种话语方式在文化甚至意识形态的层面对此组成部分进行表述和表达,其在学术机制、词汇、意象、正统信念甚至殖民体制和殖民风格等方面都有着深厚的基础。与此相反,美国对东方的理解似乎远没有这么深入,尽管近来在日本、韩国和印度支那的冒险活动到现在应该

〔1】前面的“东方”用的是“Orient'”,而后面“远东”中的东方则用的是“East”,

由于汉语难以对二者进行区分,所以在后面的译文中一般将二者通译为“东方”(除非特别指明)。

2东方学

使我们能够获得一种更清醒、更现实的“东方”意识。况且,美国在近东(中东)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急遽扩张也要求我们在对东方的理解上获得更多的发言权。

读者会明白(读过下文之后会更加明白),我赋予“Oientalism”(东方学))一词以多种含义,在我看来,这些含义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最易于为人接受的是其作为学术研究的

一个学科的含义;这一称谓的确仍然用于许多学术机构中。任何教授东方、书写东方或研究东方的人一不管是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还是语言学家,无论面对的是具体的还是

一般的问题一都是“东方学家”(Orientalist),他或她所做的事情就是“东方学”。与东方研究(Oriental studies)或区域研究(area studies)相比,东方学一词今天的确不太受专家们的欢迎,既因为它太含混、太笼统,也因为它带有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欧洲殖民主义强烈而专横的政治色彩。然而,以“东方”为主题的书仍在不断出版,以“东方”为主题的研讨会仍在不断召开,所有这些都将被各种新出现的、改头换面的东方学家视为参引的主要权威。因此,即使东方学现在并没有

〔1)在中国学界,“Orientalism”一词习惯上译为“东方主义”。但正如作者所言,

“东方主义”只是该词三个方面的含义(一种学术研究学科;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权力话语方式)之一,是从作为学术研究学科的“东方学”中引申出来的含义。尽管本书的主题之一是试图揭示隐含在传统东方学研究中的权力话语及其运行机制(“主义”),但其核心仍然是对作为一个学科的东方学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进行基本的描述(“学”)。由于汉语无法用一个词来囊括这三种含义,译文只能采取变通的方式。方式之一是将原文在东方学意义上使用的“Orientalism译为“东方学”,而将作为思维方式和话语方式的“Orientalism”译为“东方主义”。其二是对三者不加区分,将“Orientalism”通译为“东方学”或“东方主义”。这里采用的是后一种方式,并且选择“东方学”作为“Orientalism”的译名,请读者注意对上述三种含义加以分辨。

绪论3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