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许筱颖主编|(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医基础理论》
- 【作 者】许筱颖主编
- 【丛书名】西学中创新教材
- 【页 数】 173
- 【出版社】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9.10
- 【ISBN号】978-7-5331-9964-7
- 【分 类】中医医学基础
- 【参考文献】 许筱颖主编. 中医基础理论.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10.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中医基础理论》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介绍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包括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基本特点、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精气血津液、经络学说、体质学说、病因病机学说、防治原则等内容。《中医基础理论》中中医基础理论是研究和阐释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一门学科。它的内容包括阴阳五行、藏象、经络、气血津液、病因和病机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是学习中医中药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是学习和研究中医药学的一门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内容试读
第
章
绪论
【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2.熟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3.了解中医学的形成基础。
4.了解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中国医药学是中华民族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宝贵经验总结,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世界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是以精气学说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第一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经过长期医疗实践的不断验证和充实,中医学逐渐得以完善和提高。但是目前,部分中医理论尚不能用现代自然科学阐释。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色,是以临床实践为基础,主要从宏观的角度来研究和探讨整体层次上的机体生理和病理反应状态、运动变化规律,以及其对生命活动、病理变化的调控机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思维方式,具有不过分注重物质实体而是注重从整体、联系、运动等观念出发,去认识问题
中医基础论
解决问题的特征。中医学理论体系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受到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而且融汇了传统文化、自然科学、医疗经验等多学科的先进技术和思想。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中医药学发源于先秦之春秋战国,其理论体系的形成是在战国至秦汉时期,其理论的发展又经历了两晋隋唐时期、宋金元时期、明清时期,以及近代和现代,每一阶段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都各有其特点。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的问世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是综合了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众多医家的论著,托名黄帝集结而成。《内经》总结了西汉以前的医疗成就和治疗经验,将自然科学与哲学理论相结合,代表了当时的世界医学较高水平。如在形态学方面,关于人体骨骼、血脉的长度、内脏器官的大小和容量等的记载,基本上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书中记载食管与肠管的比例是1:35,现代解剖学则是1:37,二者非常接近。生理学方面提出了“心主血脉”,已认识到血液是在脉管内循环运行的。这些关于血液循环方面的认识,比英国哈维氏于公元1628年(明·崇祯元年)所发现的血液循环要早1000多年。后世很多有创见的医家多在《内经》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进行发挥和补充。
《难经》又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大约成书于西汉时期,相传作者为秦越人(扁鹊)。全书以问答形式撰述(共81个问答),包括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及治则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并对三焦和命门学说、奇经八脉理论以及“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等治疗原则有所创见,尤其在脉诊和针灸治疗等方面有重大发展。可以说,《难经》补充了《内经》之不足,成为后世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基础。
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在《内经》《难经》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撰写了《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是中国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原本已失散,经后人整理编纂而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伤寒论》创立了六经辨证,对外感疾病进行辨证论治;《金匮要略》用脏腑辨证
第一章绪论
的方法,对内伤杂病进行辨证论治。《伤寒杂病论》使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创立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诊疗体系,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神农本草经》成书于汉代,托名神农所著。该书总结了汉代以前的药物学知识,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书中载药365种,系统地总结了汉代及其以前药物学知识。该书根据养生、治疗和有毒无毒,将中药分为上、中、下三品。“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如人参、地黄、大枣、甘草等;“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如百合、当归、白芷、黄芩等;“下药一百二十
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如大黄、甘遂、巴豆、乌头等。该书提出了“四气五味”“七情和合”等理论,即药物可分为寒、热、温、凉四性,酸、苦、甘、辛、咸五味,药物配伍时要注意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反、相杀等七种关系,为中药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而言之,在这一时期,通过对以往成就的归纳总结,中医学由零散的医学知识和医疗经验上升为系统的理论,为后世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促进了医学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理论得以不断创新,治疗技术也逐步提高。中医学在汉代以后进人了全面发展时期。
(一)晋隋唐时期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继承和总结,即一方面继承经典、阐发理论,另一方面则是重视临床经验总结。
晋·王叔和编撰了中国第一部脉学专著《脉经》。该书描绘了24种病脉的脉象形态及其所主病证,提倡“寸口诊法”,推动了寸口脉诊法的普遍应用,首次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对中医脉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
晋·皇甫谧编撰的《针灸甲乙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该
中医基础興论
书总结了魏晋以前针灸经络理论的成就,系统地论述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之循行,骨度分寸及主病,为后世针灸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隋代著名医家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是中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该书论述了内、外、妇、儿、五官、皮肤诸科病证的病因、病机和症状,尤其重视病源的研究,对后世病证分类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唐·孙思邈编撰的《千金方》,是中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该书详述了唐以前的医学理论、方剂、诊法、治法、食养等,代表了盛唐的医学发展水平。他对医生在医德方面的论述,开创了中国医学伦理学之先河。
(二)宋金元时期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创新。许多医家在继承前人已有成就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对中医学理论加以创新。
宋·陈无择对宋以前的病因理论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了著名的“三因学说”,著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简称《三因方》。他把复杂的病因归纳为外因、内因、不内外因三类,内因为七情所伤,外因为六淫外邪所感,不内外因为饮食饥饱、呼叫伤气、虫兽所伤、中毒金疮、跌损压溺等所致。三因学说对后世病因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金元时期,在《内经》《难经》《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基础上,出现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医学流派,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其中的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等人,对中医学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后人尊称为“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创河间学派(后人尊称刘河间),认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为热甚”,百病多因火热所致,倡导火热论,在治疗中药物以寒凉清热居多,后人称其为“寒凉派”。
张从正,师从刘完素,主张“邪非人身所有,邪去则正安”,因而善用汗、吐、下三法攻邪祛病为主,后人称其为“攻邪派”或“攻下派”。
李杲,认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善用温补脾胃之法,后人称其为“补土派”。
朱震亨,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理论,治疗上倡导“滋阴降
第一章绪论
火”,善用养阴药,后人称其为“滋阴派”。
(三)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的特点是继承、整理和创新,既有对医学理论和经验的综合整理,编撰了门类繁多的医学全书、丛书,以及经典医籍的注释等,又有许多中医学理论的创新和发现。
吴有性著《温疫论》,创“戾气”说。他指出,温疫病的病因为“戾气”,而非一般的六淫病邪:戾气多“从口鼻而入”,往往递相传染,形成地域性大流行,症状、病程多类似;不同的疫病,有不同发病季节的发病特点。
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是本时期在中医学理论方面的创新与突破,清代的叶桂、薛雪、吴瑭等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对后世临床医学影响颇大,至今仍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叶桂著《温热论》,阐明了温热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创建了温热病的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对清代温病学说的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吴瑭著《温病条辨》,创立了温热病的三焦辨证理论,使温病学说得到进一步发展,逐渐走向系统与完善。
薛雪著《湿热病篇》,提出“湿热之病,不独与伤寒不同,且与温病大异”的独到见解。
王孟英著《温热经纬》,系统地总结了明清时期有关外感传染性热病的发病规律,突破了“温病不越伤寒”的传统观念,创立了以卫气营血和三焦为核心的温热病辨证论治法则。
清·王清任著《医林改错》,改正了古医籍中在人体解剖方面的某些错误,并发展了瘀血致病理论,创立了多首治疗瘀血病证的有效方剂,对中医学气血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四)近代时期
近代时期(1840一1949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社会制度的变更,近代中国社会发生了急剧变化,西方科技和文化的传入,使中国出现了“旧学”与“新学”、“中学”与“西学”之争,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出现了中西医汇通和中医科学化的思潮。
中西文化出现碰撞,中医学理论的发展呈现出新旧并存的趋势:一是继
中医基础厘论
续走收集和整理前人的学术成果之路,如20世纪30年代曹炳章主编的《中国医学大成》,是一部集古今中医学大成的巨著;二是以唐宗海、朱沛文、恽铁樵、张锡纯为代表的中西汇通学派,认为中医西医各有优劣,可以殊途同归,主张汲取西医之长以发展中医,如张锡纯所著的《医学衷中参西录》,即是中西汇通的代表之作。
(五)现代时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党和政府制定了中医政策,强调“中西医并重”,且把“发展现代医药和传统医药”“实现中医学现代化”正式载入宪法,为中医药学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证。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了中医药院校、中医医院和中医药研究机构。随着中医医疗、教学、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医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同时,国家大力提倡中西医结合,倡导以现代多学科方法研究中医,使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研究有了较为深入的发展。我们相信,随着中医学现代化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学理论体系必将取得重大突破,为生命科学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与西方医学比较而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主要表现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两个方面。
一、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是关于事物和现象的完整性、统一性和联系性的认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强调了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统一性。人生活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体的生理机能和病理变化,必然受到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的影响。人类在适应和改造自然与社会环境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生命活动。
(一)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由多层次结构构成的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各个脏腑形体官窍之间,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协调、
6
···试读结束···
作者:资源君
链接:https://www.xuexizoo.com/article/1759808063168069895.html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如有侵权,请发邮件联系管理员进行处理,邮箱地址:121671486@qq.com